“三部門聯合發文,首次將石墨烯列入關鍵材料。文件還提出2016年,將實現石墨烯的批量穩定生產和規模應用。”11月5日,石墨烯聯盟秘書長李義春在接受大智慧通訊社專訪時表示,隨著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的實施,作為目前備受關注的新材料,石墨烯的產業化步伐將加快。
李義春表示,除此之外,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石墨烯聯盟”)的石墨烯專項天使投資基金有望在年內或2015年初正式成立。隨后2015年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及新材料國家重大專項也將陸續公布于世。石墨烯有望入選其中,并占據重要一席。
11月3日,三部門聯合印發《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工程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將緊緊圍繞支撐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海洋工程、先進軌道交通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石墨烯等20種重點新材料實現批量穩定生產和規模應用,并培育30家新材料企業。
關鍵材料“首提”石墨烯
(1)大智慧通訊社:三部門聯合印發《方案》,對石墨烯有何意義?
李義春:三部委的聯合發文影響很大,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方案》實際上屬于此前《“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落實范疇。《方案》的目標很明確,實際上就是圍繞四大產業,所涉及到的20種關鍵材料都將扮演者重要角色,其中石墨烯是第一次列入關鍵材料,而且明確的指出是14年~16年要實施,而不是未來,因此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石墨烯在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另外,從國家層面上看,石墨烯具備從實驗室向工程化邁進的潛力獲得了認可,因此對石墨烯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通過國家政策的助推,相信通過《方案》的實施,石墨烯產業化的步伐將加快。
海洋工程、節能環保兩大產業石墨烯有望發揮重要作用
(2)大智慧通訊社:根據《方案》,在我國急需推動的4大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海洋工程、節能環保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中,石墨烯的應用前景分別如何?除上述外4大產業外,還有哪些領域有望實現大規模應用?
李義春: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的應用目前可能還有一定距離。但從掌握的情況來看,在海洋工程、節能環保領域,其中如島礁建設用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防腐涂料等,石墨烯是可以參與并發揮出重要作用的。而在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還需要看具體要求。
除上述《方案》提出的四大產業外,在新能源、復合材料等領域也有望大規模應用。
時間緊迫,將抓緊討論應對方案
(3)大智慧通訊社:到2016年,實現批量穩定生產和規模應用,而目前已到了2014年末,僅剩兩年時間石墨烯產業能否實現這一目標?有哪些企業有望實現?
李義春:《方案》時間緊迫,只能從現有較成熟的石墨烯項目中,拿出一些向四大產業看齊,而在有些領域還是完全可以跟上的。具體看,比如新型防腐涂料、海洋工程裝備、大氣污染治理新材料,我們將利用這兩年時間加速推動,到2016年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在近期將開會討論,選擇匹配的、較為成熟的企業或團隊負責承擔,然后向國家有關部委進一步溝通。
(4)大智慧通訊社:石墨烯聯盟針對《方案》有哪些工作要做?
李義春:石墨烯聯盟近期將組織討論會,圍繞四大主要任務,商議石墨烯在升級換代工程中具體承擔的任務,并邀請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出席。
2015年石墨烯利好政策將逐步釋放
(5)大智慧通訊社:今后,政府還將出臺哪些支持石墨烯產業的政策和措施?外界預期較高的“十三五新材料產業規劃”、“新材料重大專項”等政策現在進展如何,石墨烯是否有望入選?
李義春:近期國家頒布的《方案》為第一個利好。第二個就是新材料重大專項,國務院已明確批復同意立項,雖然至今為止,具體的實施細則尚在討論之中,但是石墨烯入選已為大概率事件,有望占據重要一席。石墨烯的利好消息,未來還將逐步釋放。
國家層面,主要是通過項目和產業規劃來引導,另外,從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角度來看,未來對石墨烯產業發展將越來越有利。“十三五新材料產業規劃”、“新材料重大專項”等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集中釋放。
在地方上,比如我們設立的創新示范基地,在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專項扶持上都在陸續的落實。
首期1.2億天使投資基金將鎖定30~50個實驗室項目
(6)大智慧通訊社:請介紹由石墨烯聯盟牽頭的石墨烯天使投資基金的現狀和未來規劃?
李義春:在今年年底,石墨烯聯盟有望推動成立第一支石墨烯天使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為1.2億元,重點將解決實驗室成果落地、向工程化、產業化方向推進的問題。
目前我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現在已經干的“熱火朝天”。該基金的投資范圍不限于國內,我們還在積極引進西班牙、澳大利亞等海外項目。當前接觸的研發團隊約有20-30個,共100余個實驗室項目,未來將進一步的篩選, 最終將確定投資30-50個項目。
石墨烯產業未來還將形成一個投資鏈條。在石墨烯天使投資基金后,約30-50個項目能夠成功落地進行工程化,然后再產業化、市場化,最后將產生數個龍頭企業。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