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單邊下滑并未惠及原料緊缺的山東地煉,多重夾擊下,在成品油產業鏈夾縫中求生存的地方煉油企業此時的愁容卻愈發明顯。日前,一則來自天宏新能源的欠款糾紛,再次凸顯了山東地煉企業面臨的冷峻形式。
企業聯保遭遇銀行抽貸
北京瀚森博潤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給山東一家地方煉油企業的汽油催化劑已經半年多沒有拿到欠款了。
瀚森博潤是一家主要從事石油、化工產品進出口國際品牌代理等業務的企業。該公司與大連石化、大連西太、大慶石化、寧夏石化、遼陽石化以及山東地方和全國多省份的煉油廠等多家石化企業保持長期的業務關系。
這家企業與位于山東濱州市博興縣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分別于2013年12月22日和2014年1月3日簽署了汽油加氫催化劑合同及補充合同,到目前還有近800萬欠款沒有拿回來。
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地方原油化工領域的經營狀態。多名油氣市場人士表示,由于燃料油原料價格倒掛,加之國內油價的下調,市場已長期處于疲軟之態,而市場的萎靡也對煉廠的生產經營造成了嚴重影響,加之銀行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在山東地煉集中地區,部分地煉企業已進入破產重組程序。
“我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包括走法律程序,目前看還是遙遙無期。” 瀚森博潤牛經理告訴記者。
按照合同約定,瀚森博潤于2014年4月15日將全部催化劑送達指定地點。截止今日,全部催化劑到達天宏已超過九個月。
天宏新能源是一家石油化工企業,主要從事高等級道路瀝青改擴建及深加工、重油提值加工、輕芳烴加氫、重芳烴輕質化等項目。
“我們先后幾十次出差到天宏公司催收貨款,我司也曾向天宏新能源發過付款催告函和律師函,但是均無結果。”牛經理說。
對此,天宏新能源則也有一肚子委屈。“我們與瀚森博潤已經合作多年,我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現在這種經營狀況,銀行不僅不貸款給我們,還抽走了部分貸款。” 天宏新能源董事長徐志剛告訴記者。
記者采訪得知,在此期間天宏系能源發生財務資金緊張情況,由于其貸款采取的是聯保形式,一家企業資金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其它家的信貸。天宏就在此時遭到銀行抽貸,資金鏈出現斷裂,已瀕臨破產重組。
據北京瀚森博潤駐山東辦事處的翟姓負責人介紹,山東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當地花旗、中行、建行等多家銀行都有巨額貸款,總數額高達三、四十億元。
至于銀行抽貸的原因,負責此次重組協調的博興縣人大常委副主任耿雨河告訴記者,其原因復雜“不好說”,他著重指出:“這并非個象而是普遍現象。”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從去年中期開始,銀行回籠資金,使得已經如履薄冰的山東地煉資金周轉更加困難。目前的低油價雖然會使得煉油成本降低,但對前期鎖價的原料仍然束手無策,“與此同時,近一個月內,國有石油公司減少從地方煉廠采購,煉廠的油品銷售因此受阻。”分析人士稱。
地方政府介入復產可期
2014年7月份,瀚森博潤向天宏新能源提出簽署補充協議解除合同,將貨物拉走,但遭到天宏拒絕。
“目前投資方已經介入重組,如果將這部分催化劑拉走的話生產將更難持續下去,因此不能拉走。”天宏新能源方面某負責人告訴記者。
瀚森博潤于是尋求法律途徑,委托律師發了律師函,并于上周到濱州市中級法院立案。“法院答復上級已通知關于天宏的任何糾紛均不能受理,而且拒絕出示任何關于此通知的書面文件。”
期間,瀚森博潤也多次跟天宏新能源重組中新引入的投資方代表進行交涉,不過,投資方表示他們的目的是將汽油加氫裝置建設起來,幫助天宏新能源走出困境,對于其之前的欠款他們沒有義務償還。
“我們也多次與縣政府工作組以及博興縣縣委書記焦書記、耿主任多次交涉,縣政府表示債務是天宏欠下的,政府只能幫忙從中協調,保證天宏局勢的穩定,督促企業盡快將裝置運行起來,然后用裝置的盈利來償還欠款。政府確實已監管天宏,政府工作小組已入駐廠內。”牛經理說。
博興縣人大常委副主任耿雨河告訴記者,因為天宏公司自2014年7月初資金鏈斷裂,該企業已經停產暫時無力支付欠款,當地政府7月份成立工作小組入駐廠內后,正積極引入山東高速集團等第三方企業,幫助重組盡快恢復生產,不過具體方案暫未確定。至于何時能令天宏恢復生產,耿雨河介紹說:“應該會在2015年恢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指出,地方煉油企業不能簡單套用大型企業破產、政府救助的思路,而是應該實現角色轉移,實現依法行政,讓市場起決定作用,避免消耗過多社會資源,讓市場自主篩選有競爭活力的企業。
山東省是目前地方煉廠最多的省份,全省民營石油煉廠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其生產經營狀況從側面反映出民營地方煉廠的生存狀況。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在接受人民金融專訪時表示,目前國際油價大跌對國內煉油企業來說應是利好消息,但具體到全國各個地方則不能一概而論。隨著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減緩進入“新常態”,有些行業本身存在市場需求減弱、供過于求、產能過剩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的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企業經營成本過高都有可能造成資本鏈條斷裂。
“國內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期,地煉也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銀行信貸持續收緊迫使地煉的生存環境更加堪憂。”他說。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