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廢棄可樂瓶可以織成漂亮的衣裳,還能做成柔軟的抱枕、可愛的毛絨娃娃。在歐美一些高檔轎車上,已經用上了由可樂瓶“搖身一變”而成的細絨毛。這些都源于嘉興南湖區的一家民營小企業“化腐朽為神奇”,在廢物利用上做起了大文章。
這家企業名叫嘉興富林化學纖維廠。在該廠車間外的場地上,不同顏色的廢舊塑料瓶已旋除瓶蓋,摘掉商標,洗去污漬并分門別類整齊地排列著,樣子頗為壯觀。在該廠辦公室里,筆者看到了五顏六色的滌綸紗。廠長助理小徐介紹,這些都是用人們丟棄的礦泉水瓶、可樂瓶和食用油瓶制成的。該公司今年就已消耗掉6萬噸瓶片,相當于一年就“吃”掉了上億只廢瓶子。
據介紹,塑料瓶的主要材料一般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利用廢舊塑料瓶制成原料短纖維需要經歷一個復雜的物理過程。筆者在“富林”的生產車間看到,廢瓶經過投料、干燥、熔融紡絲、卷繞等幾道工序后,再“入桶”在恒定的溫度、濕度下進行“修養”,然后再經集束、卷曲、松弛定型等工序,在化纖車間經過高溫擠壓噴絲就變成了滌綸短纖維。整個過程僅僅需要36個小時。
“其實垃圾里面有黃金呀!”小徐笑著說,一只舊可樂瓶的回收價是一角錢,但它變成短纖維后,用到高檔轎車上就“身價百倍”了。據了解,“富林”生產的高檔短纖維絲束,被瑞士一家企業相中,并被廣泛運用在歐美高檔轎車的密封條上,其產量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目前,“富林”生產的這種化學短纖維已被廣泛用于制造無紡布、人造毛皮等。今年僅美國一家沙發生產商就訂購了600萬美元的產品。目前,“富林”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人造皮毛原料供貨企業之一,預計該廠今年的年產值將達3.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