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國能源研究會發布《中國能源展望2030》報告。報告認為,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三種力量的綜合影響決定了中國能源需求增速將加速放緩,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
報告稱,在較大的資源環境約束和碳減排壓力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煤炭消費比重降有較大幅度下降,2020年、2030年煤炭占比分別為60%、49%,清潔能源快速發展,非化石能源2020年、2030年的占比將達到15%、22%,中國碳排放路徑將發生重大變化,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至2025年,2016-2030年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54%。
分行業來看,工業用能需求增長放緩并出現峰值,2030年回落至27.5億噸左右;第三產業用能增加近10億噸標準煤,年均增長5%,生活用能2030年超過8億噸標準煤,人均生活用能接近600千克,農業和建筑業用能水平保持穩定。能耗強度持續下降,2016-2030年累積下降近50%,2030年能耗強度接近美國當前水平。
報告認為,展望期內,中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各能源品種的產能、加工轉換及儲運能力都得到提升,非化石能源得到快速發展。
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判斷,中國天然氣發展大有前途,不過要在價格機制等方面繼續推進改革,消除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
“中國各項天然氣消費量指標都偏低,2014年中國人均天然氣消費量135立方米,而全球人均水平為467立方米,OECD國家人均天然氣消費量1242立方米。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2014年僅為6%,遠低于全球平均24%的比例。”周大地認為,天然氣的發展空間很大,但他也提醒,消費者要習慣為清潔能源付費。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