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消息,日前召開的兩會上,山西代表團代表提交聯名建議應有效控制煤炭進口規模。
提案表示,煤炭進口量的急劇增加,擠壓了市場需求空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去產能、減量化生產改善煤炭供求關系的政策效應,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矛盾。建議國家減少低價劣質煤進口,增加國產清潔煤使用比例。
2016年全國煤炭行業去產能和減量化生產以來,煤炭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煤炭企業的盈利能力從幾乎全行業虧損至大部分扭虧為盈。2016年全國2.5億噸的煤炭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全年全國累計原煤產量33.6億噸,同比下降9.4%。
但與此同時,煤炭進口大幅回升,全國進口煤總量高位運行,2016年全國煤炭進口2.56億噸,同比增長25.2%,其中12月份進口煤炭2684萬噸,同比增長52.2%;2017年1月進口煤炭2491萬噸,同比增長64.4%。
煤炭進口量的急劇增加,擠壓了市場需求空間,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去產能、減量化生產改善煤炭供求關系的政策效應,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矛盾。
此外,進口煤中低熱值、高灰分、高硫分的低質煤包括褐煤比重較大,也會對當前國內的環境治理造成更大的壓力。
目前,我國進口的煤炭主要來自印尼和澳大利亞等國。其中從印尼進口的動力煤基本上是褐煤,發熱值大多在4500千卡以下,即便是發熱值高于4500千卡,硫分高于1%的煤炭比例也很高。
因此,山西代表團聯名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委在充分考慮對外關系的前提下,引導沿海國有發電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減少低價劣質煤進口,增加國產清潔煤使用比例。進一步提高商品煤質量檢測標準,對進口動力煤和進口煉焦煤從熱值、灰分、揮發分、硫分等指標進行更加嚴格的限制,有效控制煤炭進口規模。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