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人人精品_91p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_欧美黄 片免费观看_日韩中文字幕_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全國

世界石油工業轉型發展七問

   2017-07-28 中華石化網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95

核心提示:過去三年來,世界石油工業經歷商業、技術和政策環境等諸多劇變。一方面,巴黎氣候協議的簽署讓許多人質疑化

過去三年來,世界石油工業經歷商業、技術和政策環境等諸多劇變。一方面,巴黎氣候協議的簽署讓許多人質疑化石燃料的未來;另一方面,國際油價在經歷5年多歷史高位后大幅下跌,跌幅為過去40年來最大。

石油行業已到被革命掉的時候嗎?油市再平衡之路還有多遠?石油公司應從低油價中學習什么,又如何應對需求增速放緩和供應過剩的矛盾?

7月中旬,行業頂級盛會、第22屆世界石油大會在伊斯坦布爾召開。在這個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的城市,全球行業領袖激蕩智慧,共同求索:同樣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石油工業,未來該向何處發展?

  1 石油行業的下一個春天在哪里?

“需求峰值”遠未到來,經濟增長、人口增長等因素將推動全球石油需求持續增長

未來20年電動汽車對石油需求的影響相對有限

石油行業要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少的碳排放量,提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的能源

過去三年,石油行業在“供應泛濫、需求疲軟、環保嚴苛、替代加快”的四重壓力下負重前行。很多人由此推斷,石油行業即將快速沒落。然而在本屆大會上,全球行業領袖卻不約而同地對行業未來表達出樂觀與信心,“石油行業遠未到被革命掉的時候”。

信心,來自于對石油需求前景的理性研判。大會對未來石油需求形成三個基本判斷:一是經濟增長、人口增長等因素將推動全球石油需求持續增長,但增速將趨緩,增長區域主要集中在亞洲、中東和非洲的非經合組織國家。國際能源署(IEA)、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等機構均認為:“盡管全球都在努力減緩氣候變化,但到2050年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仍將處于全球能源結構的領先地位。”

二是到2030年代初期,石油化工領域將取代交通領域成為推動石油需求增長的第一動力。產業鏈下游發展重心將從燃油生產轉向化工原料或其他產品加工,整個石油工業的性質特征也將進一步從“能源”轉向“基礎原材料”。

三是未來20年電動汽車對于石油需求的影響相對有限。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值得高度重視,但目前電動汽車只替代了全球石油需求的0.01%。就細分的交通領域看,電動汽車可替代短途乘務用車,但短期內難以實現長途航運、航空和重型貨車的電氣化。據BP研究,即使電動汽車增速遠快于預期,到2035年也將僅減少石油需求約300萬桶/天到400萬桶/天,約占整個需求的3%左右。

更深層次的信心,來自于石油工業應對挑戰的主動變革。在低碳發展的時代大潮下,石油工業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雙重使命”。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概括為:“以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少的碳排放量,提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多的能源。”

石油公司正在探索多元化的低碳轉型路徑。一方面,拓展可再生能源業務;另一方面,大力發展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相結合,提供可再生能源目前無法保證的可靠性;與此同時,不斷提高能源效率。中國石油著力增加綠色低碳能源生產,加大天然氣發展力度,2016年天然氣產量占國內油氣總產量的近40%,供應量占中國天然氣總供應量的70%左右。沙特阿美公司也正在推進一項雄心勃勃的新戰略,將大舉投資國際天然氣生產。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稱低碳發展將使公司在未來更具競爭力,公司目前碳排放強度為10千克/桶油當量,低于行業平均的17千克/桶油當量,其目標是在2030年前降至8千克/桶油當量。

2 “供應峰值”緣何首次被冷落?

并非氣候政策或電動汽車等外部因素導致本輪油價下跌,而是石油工業自身的

技術創新,帶來供應大幅增長

供需寬松背景下,石油生產商要從追求產量轉向追求降低盈虧平衡成本,大規模

低成本生產者將成為石油供應的主軸

美國成為新的機動生產者,是影響油市再平衡的關鍵變量之一

在本屆大會上,有一個細節耐人尋味。正如IEA首席經濟學家拉斯洛·瓦羅所說,自1933年世界石油大會首次召開以來,每屆大會都熱衷于討論“供應峰值”議題,擔心石油有一天終將枯竭,然而今年這個議題歷史上第一次被冷落、被遺忘了。

細節背后,是近年來世界石油工業供應能力的長足進步。專家指出,隨著北美“頁巖革命”的興起,石油工業從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常規油氣時代,跨入目標更為寬泛的、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并舉的時代。生產中心日益多元化,在中東—俄羅斯中亞這個傳統生產中心以外,亞太、拉美、非洲等地油氣生產均有較快發展,特別是美國基本實現油氣自給,由最大的油氣進口國開始向凈出口國轉變,這些因素使得全球油氣供應能力大幅提高。

“并非氣候政策或電動汽車等外部因素導致油價下跌,” IEA執行秘書長法提赫·比羅爾談及本輪油價危機根源時說,“而是石油工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帶來供應的大幅增長。”

在全球油氣供需寬松背景下,石油生產商應從追求產量轉向追求降低盈虧平衡成本,大規模低成本生產者將成為石油供應的主軸。根據BP研究,這些低成本供應商將是未來油市不確定性的關鍵。其影響力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低成本供應商增產的成本和可行性;二是其增產后對油價及其本國經濟的影響程度;三是來自高成本供應商的競爭能力。數據預測,中東、俄羅斯和美國這三大低成本供應商,在全球石油供應中的占比預計將從當前的56%增長到2035年的63%。

其中,美國已成為影響國際油市的核心變量。2008年至2015年間,美國憑借“頁巖革命”,油氣產量增量在世界油氣凈增量中分別占到70.6%和43.2%。2014年油價下跌以來,美國頁巖生產商在應對短期市場波動方面表現出非凡的創新水平和適應力,對宏觀經濟變化的響應時間不超過6個月至12個月,桶油盈虧平衡成本降至40美元至50美元,已成為OPEC以外、舉足輕重的“機動調節者”。

“未來油市會迎來再平衡,這取決于兩個指標:一是美國頁巖油氣產量放緩速度,二是原油庫存下降程度。”IHS Markit公司副主席丹尼爾·耶金博士在大會上談到。也有專家指出,隨著近期油服價格上漲的新趨勢,北美頁巖油氣生產速度可能會減緩。

3 如何不被油價波動牽著鼻子走?

無論油價漲落,都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危機意識”

既然油價無法控制,那么必須專注于能夠控制的東西,尤其是投資和運營成本

項目多元化被認為是抵御當前低油價環境帶來不確定性的關鍵手段

油市如海,油價潮起潮落,表現出高度的波動性。特別是本輪油價危機,跌幅超過80%,為過去40年來最大,行業一度飽受破產、違約、裁員之痛。

然而正是在這深切的痛感中,石油工業更加清醒、迫切地思索:“我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不被油價波動牽著鼻子走?”在本屆大會上,多家石油公司分享了他們在低油價中強筋壯骨、變革求生的經驗,其中三大共性經驗值得關注。

第一,無論油價漲落,都要保持高度清醒的“危機意識”。法提赫·比羅爾談到,新世紀以來,油價曾多年維持在歷史高位,這讓石油行業陷入安全感,但實際上行業弱點在不斷增長,特別是持續10余年的成本膨脹。在大會上,許多行業代表都談到:“既然油價無法控制,那么必須專注于能夠控制的東西,尤其是投資和運營成本。未來無論油價高低,降本都必須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第二,以“盈利能力”為核心,持續優化資產結構與投資策略。國際大石油公司順應油價走勢,圍繞公司發展戰略,不斷鞏固主營資產,剝離非核心和無效低效資產。2015年至2016年,除埃克森美孚外,其他四大國際石油公司剝離額約在100億美元左右。整個行業更加關注規模更小、投資回報更快的項目。

在投資策略上,與會代表談到要處理好兩種關系。一方面,要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系。埃克森美孚公司談到,由于很難預測哪些類型項目,比如到底是頁巖氣、深水還是LNG項目,最終會成為低油價下的最佳表現者,與其“孤注一擲”,不如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這些“籃子”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低油價環境下表現良好,并且未來價格上漲時能夠帶來更大的利益。簡言之,項目多元化是抵御當前低油價環境帶來不確定性的關鍵手段。

另一方面,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殼牌集團首席執行官范伯登談到:“考慮到油價有降必有升,石油公司優化精簡投資的同時,也要做加法,不能毀掉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關鍵是既要做好投資部署,也必須在能力上做好準備,保證在任何價格和成本的水平上都有競爭力。

第三,采取多種手段優化成本,特別是要關注結構性的、可持續的成本下降。2014年至2016年間,石油公司不斷優化生產過程和費用,使得許多項目的盈虧平衡成本平均下降30%至50%。

隨著未來投資復蘇,業內也擔心成本會否再次上升。與會專家提到,過去幾年石油工業全產業鏈的成本下降,有相當一部分是結構性的、可持續的。比如,技術方面,數字化使得油氣行業能夠實現更高的鉆井成功率、更高的采收率、更低的停機率和更高的產能利用率;管理方面,關注“做得更少”,而非“做得更多”,比如在流程再造、精簡化和標準化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使得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4 技術能否成為撬動“石油未來”的終極杠桿?

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已成為行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未來,“大數據”或許就是“大油田”

技術創新要把握“高低之道”,高技術同樣可以低成本

低油價下更需要平衡好裁減支出和增加研發投入的關系

世界石油工業歷史上的每一次跨越,幾乎都得益于技術革命的推動,特別是一些顛覆性技術。過去三年,盡管油價低位震蕩,但是各類石油公司并沒有同步大幅削減研發投入,相反通過技術創新降本增效的意愿更加強烈。

在本屆大會舉辦的展覽會上,道達爾展示的多功能機器人、BP展示的虛擬現實技術等,都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這也反映出,數字化、智能化、集約化已成為石油公司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未來,“大數據”或許就是“大油田”。

具體而言,從本屆展覽會上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術、自動井下工具、高級數據分析等,已成為國際石油公司追逐的熱點。有研究顯示,油價下跌以來,上游地面工程和數字化的研發投資不降反增,特別是機器人、無人機以及移動互聯方面的投入,較以往有2倍甚至3倍的增長。

高技術就一定高成本嗎?與會專家指出,北美“頁巖革命”帶給行業的啟示之一,就是高技術同樣可以低成本。

在業內專家看來,北美“頁巖革命”實際上包含雙重革命。第一重革命是產量的革命,突破傳統油氣地質理論和勘探開發方法,利用水平井和分段壓裂技術解放頁巖油氣,在全球油氣供應梯隊中由“小角色”成長為“主力軍”。第二重革命則是成本的革命,憑借持續的技術進步不斷改善成本結構和收益分布,非但沒有被低油價“消滅”反而生機勃勃。僅以美國超長水平井計劃為例,水平段長度已從2013年的1902米增加到2016年的5652米,壓裂和鉆井成本降低20%至30%,相對于較短水平段的井利潤提高35%至70%。

如果說技術創新是公司不斷獲得成功的血液,那么研發投入就是保持血液循環的心臟。埃克森美孚介紹,10年來,其內部研發團隊已將鉆井效率提升超過80%,累計節約成本20億美元,研發投入獲得可觀的效益。在低油價下,石油公司更需要平衡好裁減支出和增加研發投入的關系。

  5 如何占領“下一代”人才制高點?

石油行業人才面臨缺口加大、青黃不接以及能力素質亟待升級等三大問題

石油工業的未來,取決于青年人才將其當做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份職業

解決人才缺口,不能靠招聘那么簡單,而是要革新招聘、培養和留住人才的策略

低景氣周期下,石油人才大量流失問題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在本屆大會的相關討論中,人才問題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

首先,人才缺口加大。據埃森哲數據,2014年以來,全球油氣行業裁員約44萬,兩年里人力資源支出從7600億美元減到5700億美元。埃森哲總經理埃里克·達塔提醒:“以目前勢頭,到2020年行業技術人才缺口可能達到30%,到2025年全球可能缺乏12萬到25萬石油技術人才。”

其次,青黃不接凸顯,油氣行業對“千禧一代”的吸引力降低。大量大學畢業生不再愿意進入油氣行業。據調查,美國僅有2%的畢業生將油氣行業作為就業第一選擇;從事油氣工作的人中,僅有43%愿意一路干到退休,其中將油氣作為畢生事業的青年人才還不到30%。

最后,能力素質迫切需要升級。“如今的石油工業還是當年那個石油工業嗎?”丹尼爾·耶金的這句感嘆,充分說明近年來油氣行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技術和自動化技術興盛,可視化工具、模式識別軟件高效運用,無人設備大幅推廣……這些刷新油氣行業面貌的技術,意味著需要全新的石油人才。比如有研究預測,未來3年全球油氣行業至少需要1.2萬個大數據分析專家,以支持上游生產,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在此背景下,簡單地從市場上再招聘無法解決技術人才缺口。

人才決定企業競爭力。誰能留住優秀人才,誰就占據了未來競爭的有利位置。那么,石油公司怎樣占領人才的制高點?與會代表談到要著力做好兩項工作。

一方面,石油公司要增加人力資源投入,革新招聘、培養和留住人才的策略。與會專家表示,“千禧一代”都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油氣公司要用數字技術改變運營模式,打破油氣行業傳統、僵化的印象,增強對年輕精英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要讓技術人員做更多附加值更大的工作。本屆大會調查顯示,相比有競爭力的薪酬,年輕人更看重油氣行業發展機遇,跨領域工作的機會,以及價值得到認同。“這和很多油企高管對年輕人的固有看法不同,”埃里克說,“他們更看重將油氣作為事業的前景,而不僅僅是一份職業。”

  6 油氣行業低碳轉型之路怎么走?

美國雖然退出《巴黎協定》,但其國內天然氣的大發展,使其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實現再工業化

低碳戰略是石油公司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如果沒有低碳利用方式,大量油氣儲量可能面臨作廢風險

石油公司正在探索多元化轉型路徑:減少生產經營碳排放,轉向天然氣業務,投資布局低碳能源業務和技術

《巴黎協定》簽署近兩年,全球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取得了初步效果,能源行業綠意更濃。本屆大會上,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過去3年,全球經濟在增長,但碳排放量基本持平。2016年碳排放只增長了0.3%,而全球經濟增長超過3%。

電力與可再生能源投資在低油價下保持了強勁勢頭。在IEA發布的《2017全球能源投資報告》中,全球電力部門投資占整個能源投資的43%,首次超過化石能源總體投資。更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投資比5年前僅下降3%,新增裝機容量卻上升了50%,發電量上升了35%。

放眼世界,各地都在著手加快化石燃料的低碳利用進程。我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已經將煤炭清潔化利用、加快發展天然氣、打破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作為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美國雖退出《巴黎協定》,但其國內頁巖氣和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已勢不可擋。在歐盟,嚴格的碳交易系統已經限制油氣需求增長。中東地區正在著手用天然氣替代石油發電……

低碳戰略是石油公司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戴德立表示,未來20年,化石能源仍然將滿足近80%的能源需求。然而,按照2攝氏度控溫目標,全球原油探明儲量目前只能開發13%。如果沒有低碳利用方式,大量油氣儲量可能面臨作廢的風險,更談不上保障能源供應。

目前,石油公司探索的轉型路徑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減少生產經營中的碳排放。例如,埃克森美孚積極投資熱電聯產、減少氣體燃燒排放、大力實施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第二種是轉向天然氣業務,實現油氣并舉。殼牌積極向天然氣業務轉移,業務已經超越石油,探索廣泛的能源解決方案。第三種是投資低碳能源業務和技術,BP選擇“能夠滿足長期能源需求、帶來增長潛力的投資”,發展風力、太陽能和生物燃料。道達爾每年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5億美元,拓展生物燃料和光伏發電,進軍電力貿易和儲能業務。

我國將于今年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盡管石油石化行業尚未被納入該市場,但這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石油石化行業全產業鏈將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石油公司應制定自身低碳發展戰略,對天然氣、可再生能源技術保持關注與投入,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公司。

7“汽油時代”的繁榮正逐漸遠去?

要高度關注電動汽車的發展,但其對石油需求影響有限

汽車行業變革正重塑石油需求增長主力,化工將成為未來石油需求增長和轉型的主要方向

比起電動汽車的發展,能效提升對交通用油需求影響更大

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再創75萬輛新高。IEA預計2025年將達3000萬輛,2040年將達6億輛。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過去5年電池成本減少了一半,性能提升了30%,續航里程增長3倍……

電動汽車發展來勢洶洶,引起了本次大會高度關注。目前,石油需求60%都集中于交通領域,汽油需求占到20%。汽車行業變革,汽油時代是否將走向終結?石油需求又將面臨怎樣的變化?

與會代表認為,電動汽車的確對汽油消費有影響,汽油在石油總體需求中的地位將逐漸下降。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表示,到2035年,交通領域90%仍然靠石油燃料驅動,輕型車的石油需求將增長400萬桶/天,而重型交通工具需求會上漲600萬桶/天。柴油將增長30%,航空煤油將翻一番,兩者將會超越汽油,成為拉動交通領域石油需求增長的新主力。

然而,法提赫·比羅爾明確表示,電動汽車對石油需求沖擊很有限,即使2040年電動汽車猛增到6億輛,替代石油需求量也只有600萬桶/天。

對比電動汽車本身,汽車行業其他方面的變革,對于石油需求的影響似乎更值得關注。例如,BP展望預測,按目前的能效水平,2035年,12億輛傳統汽車將消費石油4000萬桶/天。然而汽車能效提升有望節約石油1700萬桶/天,抵消的石油需求遠高于電動汽車。再如,拼車等模式將提高車輛出行效率,也會影響需求。

汽車行業變革下,石油行業并非走向沒落,而是重塑自我。據BP預測,到2035年,石油化工領域需求將增長600萬桶/天,超越交通引領石油需求增長。未來更多石油將被加工成塑料和纖維,以原料形式繼續服務人類社會發展。汽油或許難再重復上個世紀的輝煌,但石油在人類文明歷史中的旅程還遠未到終點。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說明  |  隱私政策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   |  工信部粵ICP備05102027號

粵公網安備 4404020200135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专区 中文字幕 | 在线免费观看av电影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欧美黄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 日韩精品成人 | 国产在线视频a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激情视频 | 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91 | 99re视频| 精品在线视频播放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免费看黄视频 | 亚洲午夜在线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美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av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小仙女陆萱萱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 | 精品一二三区 | 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99riav在线|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本久久综合 | 日韩av资源网|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成人免费在线电影 | 亚洲综合大片6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