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要求充分發揮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裝備、工程和人才優勢,加快現代煤化工產業“走出去”。歷經十余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一批自主技術、工藝路線及特色產品,裝備技術、關鍵泵閥零部件及催化劑等國產化率愈來愈高,總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如煤經甲醇制烯烴技術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是現代煤化工產業是一個高度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也是資源消耗、環境影響較大,盈利空間及水平高度敏感于國際油價及能源形勢的產業。在井噴式的高速發展中也凸顯出許多問題。
貴州是中國長江以南煤炭資源儲量最大的省份,素有“江南煤?!敝Q,全省探獲煤炭資源量707.61億噸,居全國第五位。貴州如何在煤炭資源豐富、傳統煤化工基礎較好、環境容量及水資源保障具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實現“高碳資源低碳化”、“黑色資源綠色化”、“煤炭高效清潔轉換利用”,著力建設重要的能源基地,是貴州煤化工產業發展的一個機遇,同時也是挑戰。結合國家層面最新發布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十三五”規劃》政策導向和貴州省的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建議:
將資源和環境承載力作為產業發展的前提。堅守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堅持規劃環評和建設項目環評并重,執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實現與生態、環境的綠色協調發展。
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發展,不支持現有技術水平的大規模產能擴張,不設定約束性的產能和產量目標。經過充分研究和論證,借鑒現有示范煤化工企業的經驗,選擇適合于貴州煤質的氣化技術和產品路線,避免盲目上馬技術路線不成熟、產品技術經濟競爭力差、環境治理難度大的產品路線。
按照“靠近原料、靠近市場、進入園區”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產業布局。在煤炭資源地區按照基地化生產、規模化外送的模式集中布局示范項目,就地消納的模式布局規模適中的示范項目。著力打造2個大型煤化工產業集聚區。一是畢節煤化工集聚區,重點發展煤制烯烴/芳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及下游產品;二是六盤水煤化工集聚區,重點發展煤焦化及煤焦油深加工、煤制天然氣、煤層氣綜合利用等煤化工及下游產品。
積極推進已獲批的現代煤化工企業的建設和投產。搶抓渝富畢節(納雍)2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重點開展高硫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及煤炭間接液化制汽油示范建設,同時加強傳統煤化工企業的升級改造,積極推進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幅,實現傳統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耦合共生。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