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企業管理創新經驗,向管理要效益、要發展,這既是國家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要求,也是石化企業的改革重點。11月1日,在陜西榆林舉行的第十屆全國石油和化工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上,與會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石化企業運營管理模式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期,企業管理要傳承和創新,既要總結與學習優秀經驗,也要借助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構建智慧管理模式。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務副書記曾堅表示,要邁向石化強國,我國石化企業一方面要立足于服務人民群眾對更豐富、更高質量美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管理創新,著力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助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2025、互聯網+等手段和工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產業內生增長動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談到石化企業管理工作時,石化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王述綱指出,當前我國石化企業運營管理模式正處于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期,企業管理基礎薄弱、重技術輕管理的現象仍比較普遍,對現代化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水平較低,信息化建設不均衡,這說明企業對管理的認識還不到位,對已有優秀經驗的總結與學習、傳承與創新還不夠。今年石化聯合會印發了《貫徹國家十一部委“指導意見”的十三五實施綱要》和《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企業通過管理創新提質增效的目標,希望各企業加深重視,把管理創新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中國企業聯合會創新工作部副主任、研究員張文彬認為,管理者應當重新認識企業管理方法,應當以企業為中心,建立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利益體,將原來企業機械化管理模式轉化為更加高效的網絡化管理模式。傳統企業管理者應當重新界定管理職能、重新認識員工,特別是年輕員工,改變原來單一績效管理模式,打造激勵型、服務型管理平臺,調動各崗位積極性,激發企業內生增長動力。
各石化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在企業管理的傳承和創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比如吉林石化根植于“石油精神”繼承優良傳統,立足企業實際,大膽改革創新。吉林石化公司總經理孫樹禎介紹,吉化在企業管理道路中,一方面堅持傳承發揚,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一方面堅持改革創新,構建市場化運行管理機制。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依托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構建了“智慧中煤陜西一體化平臺,該公司化工分公司總經理周永濤表示,以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企業智慧管理是石化行業的必然選擇。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