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歸來我國原油期貨SC價格先大幅飆高直沖600大關,有“小原油”之稱的燃料油一度漲停,但好景不長,周四油價又像坐過山車一樣暴跌,創出節后新低。發生這一切究竟是何原因?后續油價是否會迎來轉折點?
一、原油價格分析
10月以來油價走勢分2個階段:本周第一階段因國慶假期國內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出現錯位,國慶期間國際油價已經回落調整。國慶假期過后,國內原油期貨SC卻出現大幅飆升現象,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在國慶假期降準1%,此政策保證了國內金融市場上資金的流動性,但也加大了投資者對后續經濟增長的擔憂。投資者預期人民幣寬松環境帶來通貨膨脹及匯率走弱,因此節后歸來股市大跌,資金選擇做多大宗商品來對沖風險,油價一飛沖天。周二SC的暴漲也一度讓WTI和布倫特市場跟隨反彈。
轉折點從周三夜盤開始,隨著美國股市崩盤,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指數飆升,油價走勢進入第二階段迎來大幅回落調整。一個交易日內WTI、布倫特、SC三大原油期貨盡數回吐之前漲幅,而且截至周末來看市場恐慌情緒并未有效緩解,油價繼續下探勢在必行。
季節性上,BRENT價格走勢在9月以來表現持續強于過去五年表現。進入10月正所謂物極必反,油價觸頂后有快速跳水跡象。
二、原油基本面
基本面上,供需結構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庫存,歷史上9月以后原油市場通常會進入季節性累庫存階段,季節性的累庫存會減少油價上漲動力,但并不一定會導致油價大跌,關鍵還是看累庫存變化是否持續超市場預期。美國10月5日當周EIA庫存報告顯示原油庫存+598.7萬桶,至此自9月中旬以來庫存累計已經超過1580萬桶,半年來第二次出現庫存超過5年均值;近期增速超過過去5年平均,這是需要警惕的信號,四季度我們需要高度關注庫存變量是否超預期。而下圖從庫存增速來看,近期提速明顯,后期需密切關注該指標。
裂解差方面,汽油裂解差持續惡化對油價形成明顯拖累。本周三開始美國汽油價格一度2個交易日內下跌近10%,另有數據顯示今年2季度以來美國汽油消費增速為負,進入9月下旬以來美國汽油裂解價差迅速惡化,變下行速度和幅度之快是五年之最,而歐洲汽油裂解差早在這之前就已經持續走弱創出5年來新低,這對原油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利空因素。雖然柴油裂解尚可,但對于原油提振作用有限,尤其對美國來說仍無法對沖汽油裂解跳水帶來的沖擊。
另外中國地區的裂解價差自6月以來持續上漲,當前階段也基本維持高位,下半年煉廠利潤有明顯好轉,但因為今年成品油消費稅執行到位,中國地方煉廠實際利潤遠沒有圖表顯示的含稅裂解差那么高。我們需注意隨著地煉開工率已到高位,供應量增大,成品油市場后期存回落壓力。
三、宏觀因子
1.全球信用收縮 美國經濟數據和加息預期使得美元表現依舊強勢;在貿易戰影響和美元強勢的背景下,人民幣繼續小幅貶值。總體來看,美元走勢依舊強勁,離岸美元信用也有明顯的上行趨勢。因此我們認為全球信用收縮邏輯依舊。全球信用收縮背景下,諸多新興市場國家匯率也受到較大的壓力。 從我們關注的“新興市場股市/發達市場股票指數”這一指標來看,18年以來該指標持續下行。伴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導致新興市場貨幣相繼大幅貶值,引發資本大量流出和金融市場振蕩,新興市場經濟前景堪憂,資金風險偏好繼續下行,這將抑制大宗商品需求,進而打壓價格。 2.全球股市表現 本周金融市場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股市與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股市同時大跌。周三美國股市暴跌給美國人對經濟和股市的信心重重一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稱,美國股市的重挫使華爾街經歷了特朗普上任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道指和標普指數創下自2月初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美債收益率連續上漲,推動了美元強勢,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形成較大沖擊,對大宗商品需求形成利空。今年銅價持續疲弱,在銅價難以有效改變被動局面下,銅油比指標修復很可能預示油價轉弱,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利空因素。 今年以來市場關注的焦點一直是伊朗制裁帶來的供應側因素,這類因素通常是天然利多因素,因此油價整體易漲難跌。但隨著時間推移,四季度投資者對需求端的考量,宏觀經濟后續發展,信用體系收縮,原油的季節性累庫存四個因素更加值得我們關注。原油價格延續前期強勢難度增大,一旦這四大因素形成利空共振,油價大幅度回調就會出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1.全球信用收縮 美國經濟數據和加息預期使得美元表現依舊強勢;在貿易戰影響和美元強勢的背景下,人民幣繼續小幅貶值。總體來看,美元走勢依舊強勁,離岸美元信用也有明顯的上行趨勢。因此我們認為全球信用收縮邏輯依舊。全球信用收縮背景下,諸多新興市場國家匯率也受到較大的壓力。 從我們關注的“新興市場股市/發達市場股票指數”這一指標來看,18年以來該指標持續下行。伴隨著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美聯儲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導致新興市場貨幣相繼大幅貶值,引發資本大量流出和金融市場振蕩,新興市場經濟前景堪憂,資金風險偏好繼續下行,這將抑制大宗商品需求,進而打壓價格。 2.全球股市表現 本周金融市場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股市與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股市同時大跌。周三美國股市暴跌給美國人對經濟和股市的信心重重一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CNBC)稱,美國股市的重挫使華爾街經歷了特朗普上任以來最黑暗的一天。道指和標普指數創下自2月初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美債收益率連續上漲,推動了美元強勢,對全球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形成較大沖擊,對大宗商品需求形成利空。今年銅價持續疲弱,在銅價難以有效改變被動局面下,銅油比指標修復很可能預示油價轉弱,這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一個利空因素。 今年以來市場關注的焦點一直是伊朗制裁帶來的供應側因素,這類因素通常是天然利多因素,因此油價整體易漲難跌。但隨著時間推移,四季度投資者對需求端的考量,宏觀經濟后續發展,信用體系收縮,原油的季節性累庫存四個因素更加值得我們關注。原油價格延續前期強勢難度增大,一旦這四大因素形成利空共振,油價大幅度回調就會出現。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