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在主要產油國召開重要會議討論支撐不斷下滑的油價之際,世界最大的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11日表示,將從下個月起削減石油產量。
據法新社11月11日報道,沙特能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宣布,沙特將從12月起每天減少50萬桶石油供應。
不過,法利赫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不屬于該組織的重要產油國即將召開會議之際表示,尚未就更大范圍的減產達成共識。
報道認為,油價在10月初飆升至四年來的最高點,之后在短短一個月內下跌了五分之一。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與供應量增加和擔心需求疲軟有關。
出席在阿布扎比召開的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的部長們說,本次會議不會作出任何決定,但是會為將于12月初在維也納舉行的一次至關重要的部長級會議提供建議。
出席本次會議的包括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阿曼石油大臣穆罕默德·魯姆希以及東道國阿聯酋的能源部長蘇海勒·馬茲魯伊。
報道稱,法利赫在會議召開前對記者說,沙特“12月的原油出口將比11月每天減少50萬桶”。他說,這個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自今年10月以來,每天向市場輸送1070萬桶原油。
這位沙特大臣承認,到目前為止,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尚未就減產達成新協議。
法利赫在會上說:“目前,產油國尚未就減產達成共識。”
當被問及采取減產做法的可能性時,他堅稱現在“談論具體的行動為時過早”。
他說:“我們必須研究方方面面的因素。”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盡管俄羅斯表示石油供應過剩的局面只是短期的,沙特仍然開啟了削減原油產量的大門,讓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在石油政策上出現了分歧。
報道稱,沙特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正努力應對原油價格新出現的下跌,這一趨勢可能對其雄心勃勃的社會和經濟改革計劃產生影響。
但與沙特共同致力于平衡市場的俄羅斯說,目前尚不清楚明年市場是否會出現供應過剩,任何失衡都僅僅是季節性因素造成的。
了解莫斯科石油生產政策的人士上周對《金融時報》記者說,俄羅斯石油生產企業的目標是每天增產30萬桶。
報道稱,2016年,沙特和俄羅斯共同作出的減產行動結束了持續多年的油價低迷局面,此后兩國一直在石油政策上相互協作。今年6月,兩國同意放松石油生產管控,以緩解油價上漲勢頭。
一些石油出口國的代表指出,“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可能會影響明年全球范圍內的石油需求。
此外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1日報道,阿曼石油大臣說,由于石油價格低迷,而且隱約出現了供應過剩跡象,歐佩克成員國表示,該組織下月在維也納開會時,它們可能會同意減產。
另外,沙特證實下個月會削減本國的石油供應,俄羅斯也表示會仿效這一做法。
阿曼石油大臣魯姆希在阿布扎比舉行的部長級聯合監督委員會會議過后對《華爾街日報》記者說:“各方一致認為,2019年將出現供應過剩局面。”雖然阿曼不是歐佩克成員,但它參與了該組織的生產決策。
報道稱,沙特和俄羅斯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以及其他幾個產油國正在阿布扎比召開會議,研究明年是否有必要每天減產100萬桶。
美國石油市場8日進入熊市。自歐佩克上次于9月底在阿爾及爾召開會議以來,作為全球基準的布倫特原油價格每桶下跌了10美元以上。大約同一時期,美國油價下跌21%,跌至每桶60美元,創八個月來的最低點。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