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磷銨企業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受政策限制,目前國內60%磷酸二銨(以下簡稱二銨)出口出廠價低端只有2960元(噸價,下同),低于絕大多數生產廠家的成本;高端也只有3100元,明顯低于國內市場出廠價報價。關稅政策苛刻,二銨出口成了賠本賺吆喝。國內市場目前正處于淡季,經銷商持幣觀望,接單謹慎,各地基本無新貨登場。二銨生產廠家現在已陷入“出口也難,不出口也難”的尷尬境地。
企業陷入兩難境地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紹峰認為,6月1日磷酸銨出口迎來淡季低關稅窗口,但出口政策受限,不但基準價直接以FOB(離岸價)為參照,而且出臺了預收20%稅款的新政策,使得生產廠家對后市的信心大受打擊。在目前原料價格盤整、需求觀望、出口不定的利好利空博弈下,二銨市場短期將趨于膠著態勢。作為生產企業,出口吧,出廠價跟企業成本相差無幾,毫無利潤可言,再說現在磷礦石在漲價,硫磺價格也有小幅上漲,生產成本隨之水漲船高,利潤空間很小,能保本就算不錯;不出口吧,國內二銨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如果不通過出口的通道進行“釋放”,那么企業的壓力同樣增加,容易造成產品積壓,甚至漲庫停產,資金鏈斷裂。無論哪種選擇,對于當前仍處于金融危機恢復期的二銨企業來說,都是嚴重打擊。
“盡管廠商可以做60%、57%等低含量二銨出口,但是一方面國際市場對低含量產品需求小,另一方面出口價也并不比國內售價高多少。總體上看,二銨出口形勢并不樂觀。目前廠里7月份訂單已接滿,總量達2萬噸,雖說沒賺到錢,但大大緩解了淡儲的壓力,同時也為秋播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李紹峰告訴記者。
需求觀望市場平淡
“高價原料支撐下的磷銨價格難有大落,但出口不順暢,下游復合肥銷售情況也不太理想,這對磷銨價格的上漲空間也有限制。預計7月份二銨市場價格繼續以穩為主。”濟南市供銷合作社段店分社主任武云飛說。
武云飛分析,三季度國內硫磺主流成交價格預計在1800元上下,市場以觀望為主,下游采購不積極,部分貿易商心態不穩,低價拋售離場現象出現,對市場造成影響,短期內難以擺脫弱市盤整的局面。而二銨企業的生產成本在2980元左右,市場價只有3250元,云南到站價才3400元。生產廠家利潤空間被壓縮,經銷商更談不上什么優勢,這樣倒逼生產廠家出口偏向60%、57%的中低含量的產品。
江蘇連云港金滿園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希振也有同感。他說,自去年11月份二銨開始漲價,一直是處于平穩,生產廠家利潤被出口政策“卡”住了,出廠價降不下來,且二銨到港價在3350元,談不上薄利多銷。現在是銷售淡季,經銷商不敢貿然進貨,農民用肥時就購買一點。總的來說,如果64%二銨出口確實虧本的話,那么出口量越大虧損就越大,所以目前企業持續加大低含量二銨生產及出口,希望把虧損最小化。
后市價格穩中有降
對于處在恢復期和轉型期的二銨企業來說,需要國家政策扶持,但今年出口受價格制約,使得整個行業利潤率下滑。自2007年國內磷銨產品實現自給有余以來,適度出口一直是平衡國內供求、維系行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2008年,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磷銨、硫磺價格大跳水,部分二銨企業嚴重虧損,目前仍在恢復當中,此時更需要國家政策扶持。但今年出口政策不給力,企業均表示失望和無奈。
山西忻州市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生分析,二銨后市預計仍以平穩盤整為主,但價格可能穩中有降,表現在:一是受出口政策影響,出口無多大利潤,出口商已無法操作,但部分廠家仍在生產;二是北方市場底肥使用全部結束,意味著北方市場基本停銷,只有部分菜農少量使用。
王生還認為,二銨降幅不會很大,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直至現在,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二是國際肥價升高,給國內二銨價格起了支撐作用;三是南方小麥等備肥即將開始,拉動了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