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氣行業的73項標準日前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將從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石化工業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的工作又前進了一步。
有關專家認為,我國雖已是世界石油化工生產及石化產品消費大國,但現行的石油工業標準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問題和不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國家標準整體落后和滯后。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基本覆蓋了油氣上、中、下游各個環節,不僅有關產品,還涉及環保、安全、健康等方面,是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國化工四大集團技術標準的基礎上參照國際標準制定的,絕大部分已和國際標準接軌。其中包括備受業界關注的物探地震隊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成品油管道輸送安全,油田生產系統能耗測試和計算方法等數十項標準。而除了陸上外,近年來海上油氣勘探業務的不斷發展,還促進了部分標準如海上拖纜式地震資料采集技術規程、海上地震勘探數據處理技術規程等的出臺。國家發改委在其門戶網站上詳細公布了這些標準的編號、名稱及實施起始日期。
中國石化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馬志雄告訴記者,目前國際上最新出臺的技術標準我國尚未立即采用。"我國標準化制定的最佳狀態應該是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使我國標準化的制定與國際同步進行,才能達到真正的接軌。要實現這一最佳狀態還需要5~10年的時間,主要原因是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的經費和高端人才嚴重不足。"
據馬志雄介紹,此次獲批的73項標準具有3個特點:一是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這部分標準已達到世界最高水平。二是標準的制(修)訂采取整合原則,在盡量不增加標準總數的前提下涵蓋更多內容,更便于操作。三是符合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要求,突出能源節約。
另據了解,根據《"十一五"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發展規劃》,到"十一五"末,石油石化工業標準總數將減少到1650項(含國家標準150項)。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勘探與鉆井、開發與儲運、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設備和材料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新工藝;生產安全、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海洋石油工程;油氣貿易品質和計量等。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