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能源工業,它主要由石油(天然氣)勘探、石油(天然氣)開發、原油(天然氣)的煉制加工及深加工、石油機械生產、石油基本建設等企業組成。由于油田企業是石油工業的基礎,因此,、研究石油企業降低成本的難點,首先要研究油田企業。
(一)油田企業屬于礦藏采掘企業。油田企業的工作場所在野外,而且除少數油氣田外,幾乎多處在荒漠、海灘、草原、沼澤等荒原邊遠地區,與其他企業相比交通不便,條件艱苦,級差地租變化大。據統計,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田都分布在沉積巖區,油氣層都分別埋藏在地下幾百米,乃至數千米的深處。有專家預測:在地下12000-15000米處可能還有凝析氣藏存在。由于石油天然氣埋藏很深、工作對象又在地下,這就給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帶來巨大的困難,要發現油層、認識油層、開發油層、改造油層都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油田企業的一切工作必須堅持“地面服從地下”的原則,就是說地面的研究、規劃、設計、布局、建設以及技術和資金的投入,必須以地下石油資源情況和開采進展的變化,因地而易、因時而變,隨機變更。這就增大了勘探開發成本的投入與風險性,增加了降低成本的難度。
(二)油田企業成本費用的投入都較大。油田企業為了發展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不斷尋找有利的新地區、新油田,開拓性的擴大再生產。這種開拓性的擴大再生產依賴于動員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先進技術去勘探新的地區,開發新的油田,這是一種外延擴大再生產。同時,擴大再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費用外,維持簡單再生產的成本費用同樣十分高。因為老油田隨著開采程度的加深,原油產量遞減速度越來越快,因此每年要進行大量的井下作業,增加注水或向油層注入更多的化學藥劑來驅油;隨著采液量的不斷增加,生產情況的不斷變化,生產工藝、集輸系統以及生產流程、各項措施都要進行不斷地調整;為了挖掘老油田的生產潛力,每年都要打一批新井,深層系的探井,相應地要進行一些地面工程建設。這些工作都加大了維持簡單再生產的成本費用投入。實踐證明,油田企業為了維持這種擴大再生產和簡單再生產,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成本費用,而且這種投入呈遞增趨勢,這就加大了油田企業實行低成本戰略的管理難度。
(三)油田企業資金和技術密集程度高。油田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也是技術密集型企業,同時還被稱之為“知識密集”型企業。因為油田企業工作對象在地下,所以必須依靠高度的先進科學知識和先進的技術裝備,技術手段來完成傳統的工作方法所無法完成的生產活動。由于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勘探開發難度的加大,這種知識和技術的密集程度越來越高,引起的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成本費用開支越來越大,企業實行低成本戰略的難度也隨之越來越大。
(四)管理的多層次和多樣性。油田企業是一個多行業,多工種的聯合企業。一般有地質勘探、鉆井工程、錄井測井、井下作業、地面建設、采油儲運、原油加工等生產部門。另外還有運輸、機修、水電、通訊、供應等輔助生產單位和社會服務部門。一個油田就是一個龐大的有機聯合體,是一個“小社會”。從空間上看,各個單位、各個部門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生產任務、工作內容和完成生產的方式方法,乃至技術、裝備、工藝和工具器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從時間上看,生產的連續性強,不可間斷,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必須相互交叉又相互滲透,相互配合與協作。這就加大了管理的層次和多樣性。特別是近年來實行“改制分流”、“主輔分離”、實行“砸大鍋,開小灶,分灶吃飯”的辦法,更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復雜多樣性,從而加大了控制成本費用的難度。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