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簡稱“中遠集團”)副總裁張富生昨天表示,集團從國內船廠訂購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預計將在年底交付使用。中遠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遠洋油輪運營者。隨著“后石油時代”到來,各國的能源消費紛紛轉向天然氣,我國的LNG船舶制造產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第一艘國產LNG10月下海
張富生昨天表示,中遠集團從國內船廠訂購的第一艘LNG運輸船預計將在年底交付使用,并將在未來3-4年內增加幾艘LNG船。
據介紹,中遠集團第一艘LNG船將服務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的廣東LNG項目一期工程。該工程由澳大利亞最大的能源公司———澳德賽能源有限公司將每年供應液化天然氣370萬噸。
LNG項目首期前兩艘船舶由中遠集團、招商局集團、廣東粵電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航運總公司、澳大利亞天然氣有限公司和美國能源運輸集團等6方共同投資,投資總額約4億美元,由中船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第一條船舶計劃于2007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第二艘船舶計劃于2008年初交付使用。
此前張富生曾表示,計劃將余下的船舶資產逐步注入中國遠洋控股股份(1919.HK),再安排中國遠洋今年下半年在A股市場上市。分析人士認為,該集團整體上市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收購及建造船舶開支。
LNG蛋糕繼續膨脹
隨著能源價格不斷上升和液化天然氣轉變,一項針對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綜合情況分析報告預測,未來10年全球液化天然氣消耗需求量會增加一倍,亞洲新興地區市場將取代傳統的歐美國家,而液化天然氣船舶也將由目前的196艘,增長一倍以上。
由荷蘭殼牌天然氣和能源部國際提出的統計分析指出,2004年LNG全球年供量是1.31億噸,預計2020年將上升至5億噸;據統計,2005年全球擁有LNG船只是196艘,至2009年全球交船的新訂單有142艘,并且還有不少新訂單在計劃中,因此未來10年LNG船會增加一倍。
有關LNG船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去3年間,全世界投入LNG船及配套設施建造的資金已達175億美元,預計明年的投資規模將達227億美元。
中國公司分切蛋糕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周建能此前表示,通過LNG船從海上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是我國能源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在2015年前,我國需要建造30-35艘LNG船。
由于國際油價仍處高位,各國能源消費紛紛轉向天然氣,多數國家需要大量進口天然氣。這其中也包括中國,自廣東LNG項目一期工程去年投產后,二期工程也在加緊落實氣源,設在福建的第二個接收站也將于今年投入使用,另外政府還批準了沿海的11個接收站,預計2015年進口量將達600億平方米,則未來10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35%。
為了抓住LNG船舶制造的黃金機遇,中船集團的另一家生產船舶配件的子公司江南重工決定搬遷新廠址。搬遷后,公司的船配產能將增長一倍以上。
LNG船是在162攝氏度低溫下運輸液化氣的專用船舶,是一種“海上超級冷凍車”,此前,只有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少數幾個國家能制造。隨著我國第一艘LNG運輸船10月交付,中國公司也將有能力分切這一蛋糕。
上海證券報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