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錯過深圳,但不能錯過唐?!保h渤?!半x岸特區”期待成為下一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5月3日宣布,在渤海灣灘海地區發現儲量規模達10億噸的大油田——冀東南堡油田。這是40多年來我國石油勘探又一個最激動人心的發現。(資料片)
“我閉著眼睛也能把那里的區塊和井位畫出來?!碑斈觌S行的一位科麥奇石油地質專家告訴記者。
這個專家在1989年唐海之行5年后,代表科麥奇開始在南堡勘探石油。那年科麥奇得到中石油南堡灘海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三個對外合作區塊中的兩塊,而另外一塊合作區塊由意大利阿吉普公司獲得。
但在接下來的7年中,這兩家歐美的石油公司在各自的三個區塊上都鉆了一口探井卻未能發現有商業價值的工業油流,于是科麥奇放棄了南堡。2001年底,雙方合作勘探開采的合同到期,中石油收回探礦權。
“我們放棄的兩個區塊中一個名為‘老堡’的區塊,他們(中石油)后來宣布發現了大量石油。”這位地質專家說。
今年5月初,發現南堡油田的消息正式向外界宣布。中石油稱共發現4個含油構造,基本落實三級油氣地質儲量(當量)10.2億噸。其中:探明儲量40507萬噸,控制儲量29834萬噸,預測儲量20217萬噸,天然氣(溶解氣)地質儲量1401億立方米(折算油當量11163萬噸)。
“在渤海灣石油勘探上,歷史開了一個玩笑?!边@位地質專家回憶到。
自從2004年,中石油的冀東油田公司在原先和科麥奇合作的老堡區塊發現兩處大的含油構造,而其中一個就正好位于科麥奇老堡區塊的那個棄井上,灘海大規??碧綇拇碎_始。
在同一個井位得到不同的結果,中石油認為,技術上的進步是取得勘探突破決定性的因素。
無獨有偶,遠在中海油還未成立之前,中石油曾經打了渤海灣的第一口探井,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發現沒有可以開采的商業價值后便放棄。
那次是科麥奇利用后來和中海油在海上合作的機會,就在中石油當年棄井的50米開外打了探井,找到石油,并開發了如今仍在產的曹妃甸11-1油田。
在這兩場石油勘探的競逐中,后來者都以技術上的優勢最終勝出。雙方的角色戲劇性的互換,而這一次的大贏家是中石油。
一位外國石油勘探服務商認為,急功近利型的純商業勘探開發也使得外國石油公司容易失去耐性,在測井領域等具體技術分析偏向保守。
“即使公司沒找到油,我對整個渤海灣的石油儲量仍然很有信心?!边@位原科麥奇的石油地質專家說。
科麥奇去年被另外一家美國石油公司阿納達科所收購。阿納達科繼續擁有原先科麥奇仍在執行的和中海油的合作區塊,而其中一個合作區塊緊貼著中石油南堡灘海開發區塊。 (記者林威)
■一個具有明星潛力的“離岸特區”正在渤海灣形成
美國科麥奇公司的石油地質專家1989年第一次踏上唐??h城的土地時,他們發現整個縣城只有一條像樣的街和一個招待所。
這與中國開放以來最耀眼的明星城市深圳和上海浦東一開始只是不為人知的小漁村相類似,如今這個距離唐山市一個小時車程的海濱縣城的建設規模和水平不遜于中國的任何一個中等城市,而在眾多的旅館中,月底有一家四星級酒店正式開張。
事實上唐??h城還只是一個后臺,大舞臺是在靠近唐海大片天然鹽場的渤海灣上。原先的主角曹妃甸是一個是填海造地形成的港口工業區。目前另一個主角也已經登場,名為南堡(音:普)的近海最大油田在曹妃甸港區附近被發現。無論是曹妃甸的填海造地,還是南堡吹沙填海建造的人工島——采油平臺,兩個主角的身體,都是在海水中冉冉升起,一個具有明星潛力的“離岸特區”正在渤海灣形成。
最早到這個地區淘金的是石油工人,40年前他們留下廢棄的井架。直到一兩年前,這個地區還只有一個年產100萬噸石油的小油田。但令這位地質專家吃驚的是,當年他們作為外國專家來這個小縣城交流石油勘探開采經驗,但在18年后,中國的同行給他們“上了一課”并宣布在這個地區的南堡找到10.2億噸的石油儲量。
今年5月,隨著中石油宣布巨大的石油發現,南堡的風頭似乎已經蓋過曹妃甸。曹妃甸工業園區曾經是河北省的“一號工程”,如今在重要性上悄然讓位給新發現的南堡油田。
但這同時也極大擴充了工業園區的石油想像空間。
“本地石油資源的開發,使得曹妃甸的石油主題更加突出,”一位在北京的能源戰略研究人士稱,“它將來的地位更類似休斯敦的石油城,而不是原先設計的鹿特丹?!?
在宣布發現南堡油田前,曹妃甸工業園區計劃依托原油進口碼頭和冀東油田,建設1500萬噸的華北原油儲備基地和1000萬噸級煉油、10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工程,并延伸發展化工深加工產業。
如今以中石油為主導的上下游生產鏈條的開發已經漸漸明確。河北省方面表示,開發建設新油田,將為該省發展石化產業提供“歷史性機遇”。按照初步規劃,大石化是曹妃甸工業區的主導產業之一,對河北石化產業的影響舉足輕重。
中石油表示,公司有在曹妃甸建設配套煉油化工基地的想法。公司在日前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已通過了高達人民幣343億元的投資預算,這筆資金將用來開發南堡新油田。若要推進下游世界級的石油化工裝置建設以及6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中石油在這一個地區的資本開支將是千億元的規模。
目前30萬噸原油進口碼頭也正在建設,由中石化所擁有,但其重要性已經讓位給對手中石油。
■“房價漲吧,反正我已經買了房子”
曹妃甸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吹填面積最大的圍灘造地工程,到“十一五”末完成造陸100平方公里。而南堡油田的主要石油儲量位于灘海,將建設人工島進行海油陸采。
1992年就開始謀劃建設的曹妃甸港,是渤海沿岸惟一不需開挖航道即可建設30萬噸級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曹妃甸原是一個帶狀沙島,距陸地18公里,目前這18公里已經填海建成了一條雙向四車道的公路,同時,連接遷安鐵礦基地的遷曹鐵路也通上了小島,在原先沙島的位置,一個名為“曹妃甸南”的小站,背對大海矗立。
最值得期待的是這個環渤?!半x岸特區”成為下一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深圳特區帶動了珠三角的加工工業發展,浦東新區的金融和物流服務推動了長三角的發展,那么,如果曹妃甸和南堡能夠得到政策建設“離岸特區”的話,它將以重化工和鋼鐵工業為基礎帶動環渤海地區整個經濟的發展,甚至會拉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同一區域有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是天津的濱海新區,但曹妃甸和南堡的產業優勢似乎可以和濱海新區的金融優勢互補,正在建設的環渤海高速公路也將連接這兩個地區。
有業內人士稱,曹妃甸和南堡的進一步發展將需要金融的服務和支持,有關產業銀行的構想正在提出。
“離岸特區+濱海新區”的加法做完以后,可以在渤海灣形成一個更大的特區想像。
曹妃甸此前主要是因為其良好的港口條件以及首鋼搬遷而被人矚目。在還沒有被石油大發現的消息刺激前,離曹妃甸最近的唐??h城的房價從前年起已經以每年1000塊的速度,漲到了3000多塊。這在全國的縣城中已經是名列前茅的。
“房價漲吧,反正我已經買了房子?!遍_出租的許師傅在去年房價在2000多塊時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并出租給了上海包工頭,一年租金1.3萬。當地人深信那兒將是南堡和曹妃甸的后花園。在采訪時,有人預測南堡油田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大慶,可當地人卻更愿意把曹妃甸比作下一個深圳?!澳憧梢藻e過深圳,你不能錯過唐海。”大街上的房地產廣告寫道。
■鏈接 開采還是留起來?
渤海灣冀東南堡發現10億噸大油田的喜訊傳來,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大油田的發現和開采無疑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然而冷靜下來思考,筆者覺得有點“憂大于喜”。如果不是出于石油外交或國際影響方面考慮,那么,我個人覺得不開采價值遠遠高過于對它的開采價值。
首先,渤海灣是我國的內海,不涉及與他國利益爭奪,也不涉及對任何臨國領海上的爭議,不開采大油田可形成對國際石油市場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威懾,增加我們石油對外政策的彈性。如同美國,每當國際油價高漲時,他就大喊要動用國家戰略石油儲備,或向國會提案要開采阿拉斯加油田,以此脅迫國際油價下跌。
其次,渤海灣南堡油田雖地處河北,但作為可耗竭的后續資源保存下來,將會使環渤海的京、津、冀、遼、魯諸省份的今后經濟發展受益。
其三,渤海灣油田是國家最優良的天然石油儲備基地,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從2006年才開始起步,發展極為薄弱,依照美國、日本的石油儲備經驗和模式,不要求達到美國的158天、日本的169天,即使我國要達到90天,也需要10年的時間。渤海灣油田的地理位置都大大優越于國家在建設的黃島、舟山人工戰略儲備基地,如果不開采,僅倉儲區建設一項就可以為國家減少上千億以上的資金投入(還不計石油資金占用、土地占用、倉儲、運輸及人工費用支出),還可減少開采的石油浪費與損耗。
其四,不進行開采,既可以減少渤海灣曹妃甸港和周邊港口的運輸壓力,也可以減少環渤海海域、陸地環境的污染,當然也會減少因運輸造成的能源消耗與排放。
其五,不開采,從國防安全角度審視也可以免遭因戰爭沖突敵對方的破壞與攻擊。
細想起來,其實10億噸石油儲量,對于我們這樣一個石油消費大國來說是一個很小的數目。2005年我國石油消費了2.7億噸,2006年我國石油消費達到3.2億噸,以此推算,再過三年到2010年我國石油消耗很可能超過4億噸。目前,國內國際石油采收率平均在30%左右,10億噸油田開采出3億噸至4億噸就非常理想了。而這3億噸至4億噸石油也僅夠國內一年的消費量,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及國家能源需求的巨大胃口而言,這不過是杯水車薪,不會因為發現一個10億噸油田,就能夠緩解國內石油短缺現狀。
媒體渲染油田開采100年的說法是不合實際的,我們應該看到開采時間僅是形式,而石油蘊藏總量才是實質。如同一杯好茶喝十分鐘還是喝一天,總之還是一杯茶,時間代替不了茶水的多少。
我們還應該從“代際公平”的角度去思考,不要超支子孫后代的資源,正確地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樹立科學發展觀,不要急功近利。韓國、日本石油資源匱乏,搞來石油存入海底溶洞中進行儲備。美國的近鄰有忠實的盟國加拿大,而加拿大是美國的后院,也是最大石油蘊藏國。同時,美國在其本土阿拉斯加探明100多億噸石油儲量,但20多年來在開采上,政府及石油公司始終得不到國會的批準。我們應該借鑒這些石油消費大國的經驗,科學合理權衡,以防后患。當然我不反對本土資源的開發,但重點應放在對老油田的挖潛和國內“低品位”油田的勘探開采利用上。善待本土石油資源,多留些“肥肉油水”給后人和將來,那樣我們將會功德無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