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年底,記者了解到,大慶油田多薄儲層細分控制壓裂技術獲得成功。這一科技創新鑄就的“金鑰匙”,將打開大慶長垣油田過去幾十年由于技術原因未能動用的10多億噸三類油層的大門。
在杏11—3-斜丙4022井,科技人員告訴記者,這口井用上新壓裂技術后,日產液l4噸,日產油3.3噸,含水76%,與普通壓裂井相比,采油指數一下子提高了81.9%。這是多薄儲層細分控制壓裂技術帶來的神奇數據。兩年來,杏南油田已有384口井用上了這把“金鑰匙”,結果,壓開的小層數由過去的44.2%提高到96.3%,平均單井產油指數提高了96.5%。
大慶油田2004年在采油五廠三次加密區塊的杏12區壓裂29口井后發現,只有25.1%的層出液,區塊產能指標是2.1噸,而實際上卻只達到1.4噸。
效果如此之差,讓科技人員十分震驚。2005年,大慶油田公司正式立項,對長垣內部多薄儲層細分控制壓裂技術進行攻關,井下作業分公司和第五采油廠科技人員開始在杏12區尋找打開三類油層儲量的“金鑰匙”。
研究后發現,三類油層存在一種叫做縫間干擾的現象。縫間干擾,顧名思義,就是壓裂過程中裂縫之間存在干擾。因為三次加密的小層特別多、隔層薄,縱向180米的井段中就分布著三四十個小油層,這些小層縫間距小,壓裂時支撐劑進不去。
通過科學推斷,技術人員發現,180米的油層跨距、40多個小層,高低層之間一定存在壓差,那么低壓的油層可能就不會出液。為了驗證這個認識,他們把油層分為壓力相近的兩部分,只壓其中一部分,管柱也由下兩趟改為一趟。結果,所有的小層都壓開了,產油指數提高90%以上。
多薄儲層細分控制壓裂技術能打開一個個小油層,這是壓裂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大慶長垣油田是大慶的主力油田,一、二類油層厚,產油量高,三類油層薄且復雜,最多達40多個小油層,動用難。目前,長垣已探明的三類油層儲量就達十多億噸,用常規方法壓裂,只能壓開20%多的油層,還有70%多的小油層沒壓開。
對這項技術的成功,大慶油田公司總經理王玉普十分興奮。他說,多薄儲層細分控制壓裂技術對提高難采儲層的有效動用非常有價值,是壓裂技術的一次質的飛躍。其最大的貢獻是,它已經成為動用老區難采儲層的有效技術手段。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