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一周來國際油價連續大跌,但由于本周期內大部分時間國際油價都維持在80美元以上的較高水平,因此,到昨天為止,三地原油價格22個工作日的變化率仍在4%以上,意味著今天調價條件仍可能滿足。
油價問題專家鐘健表示,在目前這一調價窗口期的關鍵時點,政府可能會考慮避免由于國際油價異常波動與國內調價政策走向形成背離,因而采取延期調價的辦法,以便觀察國際油價下一步動向。但如此一來,調價政策出臺的不確定性也隨之增加。
他認為,從國內調價政策不被國際油價機械聯動或“綁架”這方面考慮,在調價期適當節點上延期并觀察一段時間,可以視為改進現行調價政策的一種新因素。而如果這次調價延期過久,且未來一段時間國際油價仍徘徊在低價位上甚至跌破4%,則繼續出臺上調油價的政策壓力就很大。屆時,不排除本輪調價被取消的可能。
他預測,發改委此番即便調價,幅度也不會很大,可能會在每噸200元左右。
第一財經日報5月14日援引國金證券、招商證券的部分分析師的觀點稱,發改委現在對調價可能正在躊躇。下一步,發改委可能會做兩手準備:如果完全按調價機制,那么可能近期上調汽柴油價。但該做法會遇尷尬。“前段時間,國際原油價從88美元每桶的價格迅疾回落到了75美元/桶附近。如果原油價繼續下挫,那發改委就又可能在6月份下調油價。”
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表示,這樣一來,5月又白調了。另一種可能是發改委靜觀原油價格變化。假設油價大跌,變動率就會低于4%,這樣發改委沒必要調價;“另一種情況是在原油價穩定的基礎之上,發改委延后上調國內汽柴油價,但幅度不會太大。”張先生判斷,這種可能性最大。
目前,國內合資、民營加油站在大幅促銷,這與中石化、中石油兩大公司高位徘徊的成品油價形成了鮮明對比。業界就此認為,發改委繼續小幅提高成品油價的可能性仍存在,但短期內不會調。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