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位于江蘇油田安豐油區的側安豐14-1A井經側鉆新投后,喜獲日產原油11.2噸工業油流,這是該油田2014年實施老油田效益開發的第40口側鉆井,也是新年投產的第一口側鉆井。
2014年,江蘇油田面對老油田已進入深度開發、資源接替形勢嚴峻、成本持續上升的困難條件,更加突出質量和效益,通過以“油藏描述為支撐、精細注水為中心、工藝配套為手段”的開發思路,使老油田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繼續控制在較低水平,分別為14.27%、7.16%,年均含水上升率也得到有效控制,原油生產實現連續7年完成171萬噸的持續穩產水平。
深化油藏方案研究,突破挖潛認識“禁區”。針對聯西、陳堡、真12、黃8等老區塊,進一步深化沉積微相研究和砂體描述,突破對巖性油藏邊界的認識,擴大油藏規模,部署實施的聯7-9、7-10、3-12等多口井日產油超過15噸,目前聯西區日產油已達到171.9噸的新水平。針對黃玨油田構造復雜、儲層發育穩定性差等特點,運用“多層開發、上下兼顧”的開發模式,達到上下穿“糖葫蘆”的效果,在黃59塊完鉆的叢式井組5口井平均單井鉆遇油層23米,平均單井初期日產油在8.5噸。在永42、43斷塊不斷深化構造和儲層研究,建成產能5萬噸,成為“十二五”以來最大新區產能基地。
優化井網注采同步,高效開發走“水路”。對于老油田來說,注水不僅是保證地層能量、降低自然遞減速度的有效舉措,而且是提高采收率、實現穩產增產的制勝法寶。陳堡油田實施了變井網類型、變受效方向、變配注量的注水調整,在沒有大的工作量投入的情況下,其自然遞減和綜合遞減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底與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了8.89%、10.13%。針對復雜斷裂帶的真201區塊,因地制宜地對不規則井網實施邊緣注水,對應的真201-4、真201-11兩井日產油能力由注水前的10.0噸上升到17.1噸。在零散區塊規模性應用移動式注水,2014年共在13個區塊,投轉注18口井,覆蓋動用儲量572萬噸,新增注水儲量110萬噸;目前,45個零散區塊單元日注水1600方,日產油680噸,年產油能力22萬噸,成為油田穩產的又一重要基石。
集成應用配套技術,老油田增收“科技油”。面對開發投資下降,在雙高單元挖潛、套損井治理等方面加大側鉆井的應用力度,僅用常規井3-5成的投資,卻得到了與常規井相當的產量,全年實施側鉆井40口,投產側鉆井36口,單井平均日產油3噸,年增油8387噸,是十二五”前4年年均投產側鉆井數的2倍,目前全油田側鉆井開井181口,日產油356噸,年產油11萬噸。在壓裂方面,通過攻關推廣應用分段壓裂、小套管井壓裂等技術提高單井產能,全年共實施63井次,增油1.75萬噸。利用水平井的技術進步來實現復雜小斷塊油氣藏的有效開發,今年針對赤岸、永安、黃玨、王龍莊、聯盟莊、花莊等11個區塊部署水平井12口,日產油79.3噸,目前,全油田已累計投產水平井178口,平均單井井口日產油水平4.9噸,是同期常規井的2.1倍,為提高開發效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