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8:00,金陵石化煉油一部制氫裝置,工藝五班剛剛交完班,運行部領導趕來,將該班組剛榮獲的“南京市工人先鋒號”獎牌,頒發給班長王志兵,班組職工紛紛傳看著獎牌,頓時洋溢著喜悅地氣氛。該班組8位職工,被人們譽為“八大金剛”,正是他們頂起了生產重任,鑄造了石化工人的豐碑。
隨時聽令調整生產,精心保障煉油供氫
制氫的主要產品是高濃度的氫氣,由于氫氣管網壓力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制氫裝置需要根據金陵石化公司對氫氣的需要,進行處理量的實時調整,而處理量的調整,又帶來一系列操作指標的調整。有時一天就要調整3、4次處理量,讓這8個人忙得不可開交。
制氫裝置是開工31年的老裝置,設備老化,雖然有DCS操作系統,但有些操作調整還是要到現場去開關閥門進行調節。每次調整處理量,為了獲得合格的產品指標,尤其是要控制氫氣中的甲烷含量,需要去現場觀察加熱爐火嘴的燃燒情況,并進行適當的火嘴調節。制氫裝置一個加熱爐就有208個火嘴,每一個都要認真查看,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夏天,待在加熱爐旁邊進行作業,每個人的工作服都汗濕透了,像是從水里撈出來的一樣。
他們邊干活還邊思考,想著怎樣才能優化操作流程,保證平穩操作。針對裝置老化,開停工頻繁,他們先后提出二十多條合理化建議。其中在天然氣分別進入東西套制氫的管線上加裝流控閥的建議,增加了裝置實際操作中的穩定性,減少了生產波動,得到了公司的采納和落實。他們在操作中嚴格控制工藝指標,產品合格率達到100%,連續數年無事故、無違章。
兵頭將尾帶隊伍,技能提升穩生產
“班組的凝聚力來自于大家工作時的安全感。” 王志兵說。這位51歲的老班長是制氫裝置的元老,從裝置開工至今已經干了31年了。在長期的生產操作過程中,他積累了大量地實際操作經驗。但他從來不自滿,仍然不斷地學習操作技能。對別的班組處理的生產波動方面的事情,他會詳細了解事情的原因、處理方法,然后將自己代入這些事件,不斷地進行情景再現,推敲出自己認為的最完善的處置方法。
在工作的空閑時間,他總是拿出一塊白板,將自己的想法、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員工。對自己班組處理過的操作難題,他也要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找到處置方法的優缺點,總結出更好的辦法。在這樣濃厚地學習氣氛下,班組成員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遇到裝置停電等異常情況也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好,讓大家對自己的水平更加自信,當班時也是滿滿地安全感。
員工互助成合力,班組團隊當“標桿”
制氫裝置定員11人,實際只有8人,其中有4人是化工一廠轉崗職工。這4名轉崗人員年紀大,又從來沒有在煉油裝置干過,剛來到裝置時很不適應。
王志兵和原來的3名老員工,不僅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還一對一結成對子,積極開展“傳、幫、帶”。有的轉崗人員學習結果不理想,就有點鬧情緒,不想學了。這時他的師傅一邊要耐心地給他解答疑問,一邊還要客串心理咨詢師輕言細語地開解他。不到一年,這些轉崗人員就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達到了上崗條件,緩解了制氫人員緊張的難題。其中轉崗人員方鋼由于之前曾當過班長,有班組管理的經驗并且干活認真,16年他當上了副班長,成了王志兵的好助手。從轉崗人員到副班長,他只用了3年時間。16年,在運行部舉行的技能競賽中,王志兵獲得個人第一,他所在的班組也獲得了班組第一的好成績。
王志兵雖然是裝置的老員工,但在班組里,他對老員工和轉崗職工始終一視同仁。在班組每月的經濟責任制考核中,他嚴格按照考核條例進行考核,獎勤罰懶,對干活認真、操作成績優異的人進行獎勵,提高了班組員工的積極性。
在大家同心協力的努力下,他們8個人中有4人成了技師,3人成了黨員。2013年至2015年,五班連續三年獲得“運行部先進班組”,2016年獲得“金陵石化標桿班組”,今年被評為“南京市工人先鋒號”。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