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中國石化銷售華南分公司和浙江中控聯合攻關開發應用的國產成品油管道自動控制系統(SCADA系統)首次上線運行,并在廣州黃埔站至深圳媽灣站上線使用,管道各項工藝參數運行正常,控制系統運行穩定,標志著我國成品油管道自動控制系統首次有了中國“心”。隨后,珠三角管網國產化工控系統正式運行。
據中國石化銷售華南分公司高級專家楊昌群介紹,自動控制系統是數據采集與監督控制系統,廣泛應用于油氣管道、油田、電力等領域,是工業生產的“心臟”。然而,多年以來,我國的石化、電力、核電、管道等多個關鍵領域的控制系統均被國外所壟斷,造成系統全生命周期成本居高不下,受制于人,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一旦成為網絡攻擊目標,將造成巨大的損失和極為不利的社會影響。
作為國內最大的成品油管道企業,銷售華南分公司瞄準成品油管道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實現國產化,并與浙江中控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他們進行了分布式數據采集協議攻關開發及300余次軟件完整性測試,攻關團隊攻克重重難關,終于取得突破。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們發現原來的國外系統對國產設備的接入設置了不少技術壁壘,導致新舊系統之間無法實現互聯互通。為此,專業技術人員集思廣益,反復測試,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掃清了技術障礙。
此次成品油管道工控系統攻關成功,除了軟件國產化外,首創核心的PLC硬件(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也完全實現了國產化。尤其令人驚喜的是,這一國產化的系統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外產品。一是提高了響應速度,國外系統畫面切換速度約為5秒,而國產化系統的畫面切換速度不到2秒,性能指標大大優于國外系統;二是國產化系統硬件設計和布局更加合理,軟件設計更加符合現場實操需要,日常使用和維修維護均比進口設備更加方便;三是新系統是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徹底打破了國外廠商的長期壟斷局面,保障成品油管道的運行安全,完全成本遠低于國外進口產品。
目前,該項目已在廣州黃埔至深圳段管道成功試運行,標志著我國成品油長輸管道工控軟硬件系統全面實現國產化突破,改變了成品油管道SCADA系統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標志著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管道工業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對保障成品油長輸管道安全運行具有重大意義。
據左志恒介紹,在成品油管道控制系統技術攻關取得突破的基礎上,下一步,銷售華南分公司將繼續集中力量對系統進行優化,并在珠三角成品油管道上逐步推廣應用,實現整條管道的控制系統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