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各地區2012年一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海南、貴州、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6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十分嚴峻;內蒙古預警等級為二級,節能形勢比較嚴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等23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三級,節能工作進展基本順利。
有業內人士指出,西部幾省如果繼續走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恐怕難以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西部省份仍是節能困難戶
從發改委公布的情況來看,節能困難戶仍舊主要集中在貴州、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西部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十分嚴峻。同時,這些地區對應的“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預警也為一級。
為了完成“十二五”目標,各地都分配有年度節能指標。與去年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一級預警的省區由過去的8個減少到6個,此外去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一級預警地區分別為8個省區和5個省區。比較發現,內蒙古、海南、青海、寧夏、新疆這五省區則是幾乎每個季度都被列為一級預警。
這些地區多以發展重工業為主,能源消費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有不斷增長之勢。
“西北省份的GDP增長越來越依賴煤炭相關行業的發展,但是,這將使得西北地區已經脆弱的生態環境背負重大的負擔。如果現在任由這列高速列車不斷加速,不及時反思和調整,這些紅色警戒將會一直伴隨西部省份,甚至可能最后對當地生態釀成無法挽回的后果。”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昂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此外,她還指出,“與此同時,東部省份雖然一季度節能整體情況順利,但仍不能放松警惕。依照此前發改委在2010年和2011年公布的晴雨表來看,仍有很多省份、比如浙江、江蘇,因工業結構偏重、煤炭消耗量居全國前列,而屢掛紅燈,節能形勢依然嚴峻。”
高污染低效率
恐難完成十二五目標
根據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在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青海、陜西、山西、貴州等西部省區境內“加快煤炭基地建設”。
實際上,這幾年,西部幾省的煤炭消費量都在逐步增加。
有數據統計顯示,內蒙古2005-2010年火電煤炭消費增長率128.55%,甘肅是64%,青海是69%,新疆是76%。
內蒙古煤炭產量在2010年超過山西,居全國第一。而現在這個產煤大省節能減排的壓力頗大。
統計數據顯示,2001-2011年內蒙古累計外送煤炭23.5億噸,北京60%的煤炭和40%的電力來自內蒙古。
按照“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到2015年,中國單位GDP要比2010年下降16%;“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6.7億噸標準煤。
今年3月,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兩會期間的經濟形勢與宏觀調控發布會上向媒體承認,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去年我國節能減排目標具體涉及到的六個指標中,完成了三個,沒有完成的也是三個。
“去年沒有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還沒有到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處于高速增長階段,短期內還無法擺脫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有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
數據顯示,內蒙、甘肅和寧夏十二五能源強度下降目標是15%;青海和新疆是10%。
李昂表示,從一季度目標完成情況來看,西部地區能否實現五年節能目標是個很大的問題。實際上,西部的節能目標比中東部低很多,發改委已經給它們留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西部幾省發展模式的主要問題有些老生常談,仍舊具有不可持續性,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需要提高效率。提升單位產品能效,加快推進經濟轉型發展,才可解決經濟發展與節能減排的矛盾。”
有業內人士指出,西北省份的GDP增長越來越依賴煤炭相關行業的發展,如果現在任由這列高速列車不斷加速,不及時反思和調整,這些紅色警戒將會一直伴隨西部省份。(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