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內煤炭市場來看,國內煤價遭受外部沖擊、下游需求不足和產能加速釋放三大因素影響。從國內宏觀經濟表現來看,經濟增速下滑已是大勢所趨,煤炭需求增幅將繼續減弱,今年一季度國內煤炭消費量約9.04億噸,同比增長6.4%,3月份以來,隨著冬季取暖結束,水電出力增加,電廠煤耗逐月下降,4月中旬重點發電企業日均耗煤約359萬噸,同比下降0.3%,重點電廠可用庫存維持在23天左右。我們預計進入5、6月份,沿海煤炭消費企業采購熱情將繼續維持低迷。
受歐債危機和希臘問題影響,近期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下跌,國際煤炭巨頭不約而同地將目前聚焦在國內市場,煤炭凈進口大幅增加。3月份當月進口煤及褐煤2140萬噸,同比增長90.3%,一季度累計進口6173萬噸,同比增長63%;累計出口煤及褐煤320萬噸,同比下降44.6%;凈進口5853萬噸,同比增長82.4%。4月份以后進口煤數量迅速增加,進口煤炭 (含褐煤)2505萬噸,同比增90.1%;其中動力煤723萬噸,同比增加312.5%;褐煤518萬噸,同比增加140.9%。低價國際煤炭的沖擊擠壓了國內煤企的生存空間,在高成本運作時期,國內煤炭企業毛利率都有下降的跡象。
未來產能將加速釋放,目前許多大型礦井、特大型礦井正在建設之中,尚未形成實際產能,同時受運輸通道的制約,短期內難以將煤炭暢通地運送到華東、華南等重點消費地區。因此未來隨著新建礦井逐步投產,新建鐵路的通車運營也將確保鐵路運輸,屆時產能過剩問題將愈加明顯。
目前行業基本面無法支撐煤炭股的表現,未來市場表現只剩流動性機會,但隨著流動性進一步釋放,基數提高以及邊際效用遞減效應將稀釋其利好作用,我們預計煤炭股難有大的表現,近期焦煤出現補跌,投資者可關注具有估值有勢,業績增長明確的動力煤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