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05日訊
今年來,國際原油價格連續大幅上漲,已經逼近每桶110美元。這雖然使煉油、交運等板塊不同程度受損,但是也給采掘和新能源板塊帶來機會,因此記者對高油價損益的行業進行了梳理。
高油價使部分行業的經營壓力正在加大,最典型的是原油下游行業,煉油業受原油價格上漲的拖累最大。目前國內煉油業處于盈虧平衡狀態,如果進口原油價格繼續上漲,煉油企業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大。鑒于目前國內通脹形勢,市場也對煉油業務轉嫁成本的能力保持謹慎。
平板玻璃行業最大的成本是重油,占40%-50%比例,由于重油一直是市場化的,因此原油價格上漲傳導至重油價格后,將逐漸對平板玻璃企業的毛利率構成壓制,因此玻璃板塊需謹慎對待。
成本提高的行業還有運輸業。航油占民航業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油價上升直接導致民航業費用大幅增加。公路運輸目前仍是國內運輸通道的主要部分,油價上漲勢必加大公路運輸成本,物流業將因此遭受部分損失。此外,油價上升導致用車油耗成本逐漸提高,汽車消費會受到一定抑制,而新能源汽車可能被更多關注。
當然,也有一些行業因油價上漲而受益,2008年油價破百時,采掘和新能源便逆市逞強。當年2月19日至7月11日間滬指大跌38%,但是采掘板塊兩市漲幅第一,四川圣達、盤江股份同期漲幅超過37%。此外,有太陽能概念的ST力陽同期大漲22%。
油價上漲使得石油勘探開采及相關服務行業率先受益。據測算,油價在60至100美元/桶間運行時,每上漲10美元/桶,中石油和中石化每股收益將增加0.13元和0.09元。同時,油田服務類公司也會間接受益,如中海油服、榮盛石化、惠博普等。
作為石油的替代品,煤炭的價格波動與油價具有很強的聯動性,近期國際煤炭價格也確實跟風上漲。就目前的國內情況而言,焦煤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且大多數是來自于進口。因此除了關注整個行業外,焦煤企業如盤江股份、潞安環能等可重點關注。
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的價格高企,將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起推動作用,主要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和生物能等。從各子行業情況來看,首先是太陽能,2011年光伏處于小低谷期,下游電池片、組件環節利潤微薄,多數公司估值處于底部區域。
同時,風電設備制造行業規模效應明顯,綜合實力較強的企業將會保持一定的利潤水平。因此,油價上漲將成為產業加速發展的催化劑,中國一重、金風科技等值得關注。
替代生物能源現在已經進入實用階段,大致有二甲醚、甲醇、燃料乙醇等,二甲醚、甲醇等都是從煤轉化成的清潔燃料,甲醇汽油由于抗爆性能好、排放量低,是較好的車用替代燃料。天茂集團是二甲醚、甲醇生產企業;豐原生化是A股唯一一家燃料乙醇的企業。
從歷史經驗來看,高油價將推高化工產品價格,對煤化工、電石化工行業形成實質性利好,包括煤焦油、合成氨、甲醇等。此外,隨著春耕臨近,化肥需求提升。近期磷肥價格上漲,可以關注云天化、興發集團等;尿素價格上漲,可以關注華魯恒升、湖北宜化等。
另外,油價上漲將推動紙漿價格上漲,目前紙漿供應基本來自于國外,紙漿價格的上漲會對造紙企業形成一定的成本壓力,因此擁有林地及較強造漿能力的造紙包裝企業相對獲益,如岳陽紙業、晨鳴紙業、太陽紙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