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場需求有限,上游原料對二甲苯漲價,而下游聚酯行情又比較清淡,PTA市場行情暫無回穩跡象。
PTA廣泛用于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筑等領域,世界上90%以上的PTA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聚酯或PET)。聚酯包括纖維切片、聚酯纖維、瓶用切片和薄膜切片。中國國內市場中,75%的PTA用于生產聚酯纖維;20%用于生產瓶級聚酯;5%用于膜級聚酯。
市場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2007年進入秋冬季以來,一些地方紡織市場旺季不旺,造成紡織企業的常規產品大量積壓,不得已停產停機,進而導致滌綸長絲的需求出現了大規模的縮水。受此影響,上游的化纖工廠庫存迅速增加,企業的生產負荷被動下調,對化纖原料PTA的需求有所減少,以致于在油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PTA價格同比卻出現了明顯回落,PTA的利潤空間縮小,甚至部分企業出現了虧損。
三井等公司認為,2006年以來,由于許多新建和擴建項目相繼投產,導致亞洲PTA售價走低,從而使三井等公司不得不采取減產措施。自2007年10月以來,日本國內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這主要是由于中國控制投資所致。預計,降價的壓力還會加大。在此情況下,投資PTA產業會面臨一定風險,一些PTA生產廠被迫暫停生產或削減產量。
三井化學公司最近宣布打算削減PTA產量,其中,該公司在泰國和日本的生產廠將減產20%,在印尼的生產廠因印尼國內需求強勁而不會減產。在亞洲PTA市場不景氣和所用原料對二甲苯漲價的情況下,2007年10月,日本三菱化學公司也大量削減其在印尼和韓國等海外工廠PTA的產量。去年11月中旬,該公司關停了2007年在中國寧波剛建成投產的60萬噸/年PTA裝置,但仍繼續維持其在日本愛媛縣松山PTA裝置的正常生產。最近該公司正密切關注市場的動向,以決定裝置停產減產的期限。另外,該公司正在印度建設的新PTA裝置,2008年下半年也將交工投產。
2007年11月中旬,從由中國發改委、中國化纖工業協會等主辦的中國國際聚酯產業鏈市場論壇上傳出信息,作為化纖工業重要原料的PTA,中國國內需求有增無減,2006年消費量為1340萬噸,2007年可達1480萬噸,2008年將達到1600萬噸。但中國國內PTA產能增長的速度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于國內供應不斷增加,中國PTA進口量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2006年為680萬噸,2007年將下降至480萬噸,2008年據預測可能下降到300萬噸。PTA進口依存度由2006年的51%下降至2007年的32%,2008年將進一步下降至18.8%。預計2008-2010年,中國PTA產能擴張速度仍將有增無減,福建石獅PTA項目一期、儀征化纖100萬噸/年、大榭140萬噸/年PTA項目將相繼投產。2010年國內PTA年總產能將達到1989萬噸,而屆時的消費量將達1670萬噸,以80%-90%的開工率計算,中國PTA產能將基本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