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03月13日訊
三一重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三一國際”)昨日宣布,將與三一集團、三一電氣合資成立“三一煤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三一煤化工”),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很多公司進入煤化工產業主要是看中煤炭資源,對下游如煤化工行業的投入,是進入煤礦的一種手段。
轉型煤化工
三一國際披露,三一煤化工的注冊資本為5.318億元,三一集團、三一電氣和三一國際等分別持有該合資企業80%、10%和10%的股權。三一煤化工將從事煤炭開采及銷售、煤化工產品生產和銷售等業務。
對于以工程機械為主業的三一集團而言,進軍煤炭及煤化工領域令人意外。多位分析師認為,這一決定可能會與三一國際從事煤礦機械生產有關。某知情人士稱:“三一國際公司主要生產掘進機和聯合采煤機組,都與煤炭有關。”
三一集團其實已有煤礦,分別位于山西和新疆,可采儲量可能總計不到10億噸。三一集團也組建了相應的管理和技術團隊,著手進入該領域。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三一集團在煤化工領域的方向將主要集中于煤制氣和煤制烯烴產業,這兩個產業目前是煤化工產業中盈利尚佳的。我國現有進入煤制氣和煤化工的公司主要包括電力集團(如中電投、大唐發電(2.87,-0.12,-4.01%,實時行情)、浙江能源集團)、煤炭企業(如神華、山西潞安、山東新汶集團)等等,而工程機械公司挺進該領域的并不多。
前述知情人士指出,三一集團會選擇合作伙伴一起做煤礦和煤化工產業,不排除與電力企業的合作,“之前集團也與電力公司有很多接觸,比如三一電氣就有這方面的資源。”三一電氣目前主要生產及銷售1.5兆瓦~2兆瓦的陸海用風機設備。
2010年我國煤炭企業的采掘和洗選設備投資額達到3770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23.3%,但相比上萬億規模的煤炭產業而言,煤炭機械領域還是偏小。
中信證券(微博)一位研究員指出,大部分煤炭公司毛利率在40%左右,毛利率較高可能是吸引各方爭相進入該行業的原因之一。前述知情人士則認為,三一國際的毛利率在50%以上,與不少煤炭企業的毛利率差不多,但三一國際的凈利潤率只有20%左右,比一些煤炭企業要低,所以中長期而言煤炭行業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
投資巨大
三一國際今后就要進入到“煤制天然氣、烯烴”這兩類細分產業中。多位化工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進入這些領域的話,企業要解決資質和資金的問題。
我國曾在2009年叫停了傳統煤化工項目的審批(如電石和焦炭行業),而對于“煤制甲醇、乙烯”等的煤制烯烴項目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目前僅有中國神華(35.55,-0.50,-1.39%,實時行情)的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180萬噸甲醇、60萬噸乙烯的示范工程等少量項目正式商業化且拿到了政府批文。不過,前述知情人士則認為,這點對于企業來說不算是特別大的問題,公司有所準備。
而在資金方面,不管是煤制氣還是煤制烯烴,投入都不小。
就以煤制氣為例,由于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在增加,因而供需缺口每年在60億立方米左右,占消費量的5%以上,所以很多央企和地方國有能源公司也砸重金進入該產業。據國泰君安統計,現在已申報到有關部門的煤化工項目投資超過7000億元,而其中煤制氣的投資額占比達到45%。
一個40億立方米的大型煤制氣工程就要投資200億元以上。而如果某公司要進入該領域的話,一般也要有數十億乃至上百億元的保底資金才能撬動。
媒體報道稱,2010年三一集團收入為500億元以上,同期,三一國際的銷售收入則達到26.83億元。有消息人士指出,前期,三一煤化工的主要項目資金來源于集團,而三一國際未來可能會增持三一煤化工,不排除其會進入資本市場融資以解決三一煤化工的項目投入。
也有人士猜測,三一集團進入煤化工行業,可能也在于其看好煤炭資源。因為在國內部分省市,如果沒有煤化工項目作為支撐,當地政府是不會輕易批準企業獲取煤礦資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