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初夏的福建湄洲灣南岸,盡管時有陣雨,但中國內地最大的中外合資煉油化工項目——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工地上,緊張有序的施工從未間斷。一個年產值將超千億元人民幣的石化港口新城,正一天一個新模樣。
處于湄洲灣南岸、泉州市泉港區的肖厝港,居于菲律賓馬尼拉港和日本東京港的中心點,地處廣州港與上海港的中部。東至臺灣基隆港一百七十八海里,距高雄一百九十四海里,是中國東南海上航線的一個輻射中心。適宜建港的深水、中級及淺水岸線長達二十一點四公里,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碼頭的深水岸線長五點五公里。
正是這種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條件,成就了福建省三大主導產業中石化產業龍頭基地和三大國際主樞紐港之一的強勢地位,也實現著閩人的“強省夢”。福建現著力發展臨港工業,石化產業的發展就是其中一大要義,正加緊建設以廈門海滄為中心、以泉州泉港為中心的兩個臨港石化產業基地。
一九九三年,總投資二十二億元人民幣興建的年加工原油二百五十萬噸的福建煉油廠,在泉港區建成投產,為福建產出了第一滴汽油。為此,福建人整整奮斗了十七年。
二OO七年,總投資近四百億人民幣的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在泉港區開工建設。為這個被譽為該省“一號工程”的項目,福建人又奮斗了整整十五年。
這個“一號工程”項目由中國石化、福建省、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石油聯合投資,將把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現有煉廠的煉油能力從每年四百萬噸,擴大至每年一千兩百萬噸。同時,該項目將建設一套每年八十萬噸乙烯裂解裝置、一套每年八十萬噸聚乙烯裝置、一套每年四十萬噸聚丙烯裝置和一套每年七十萬噸對二甲苯芳烴聯合裝置,還將建設包括三十萬噸級原油碼頭、熱電聯產裝置等公用工程配套設施。
據規劃,項目一期二OO九年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六百億元,并可帶動一千五百億元以上的石化產業集群,拉動海峽西岸經濟區新型材料、輕工、紡織、電子、汽車、食品及服務業等關聯產業的發展。
為主動承接這一大項目的輻射,隸屬于泉州市的泉港區提出了全面建設湄洲灣石化基地先導區和全國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區的構想,高起點規劃了二十四點五平方公里的泉港石化工業區,將分散單個的石化項目建設向產業體系和石化基地整體建設轉變。
港為城用,城以港興?!案鄢锹搫印背闪巳萑蹍^這座石化新城的亮點。目前,該區已建成投產碼頭泊位九座,二OO七年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一千五百萬噸。該區正制定“物流興港”戰略,規劃建設十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園區,實現海域開發與陸域開發的聯動,至二O一O年港口吞吐量可突破四千萬噸,成為泉州港“億噸大港”的主體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