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h工商局正在對假“撒可富”化肥進行收繳、焚燒處理。(企業供圖)
相信對于很多農資人和農民來說,“撒可富”不是一個陌生的牌子。它是位于河北秦皇島的中國—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阿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生產出的國內最早的復合肥產品之一。投產20多年來,因質量可靠、肥效好,“撒可富”深得農民喜愛,暢銷國內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但是,這個化肥行業的巨人卻遭受著“李鬼”們——那些或明或暗的假冒偽劣產品的肆意傷害。在市場上,當你看到包裝袋上印有無錫撒可富化肥有限公司、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公司、中國蘇北撒可富化肥有限公司、中國撒可富(阿拉伯)生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等字樣的化肥時,能辨識出它們的本來面目么?中阿公司監察部律師告訴記者,這些均為假冒中阿公司“撒可富”產品。
中阿公司產品發貨現場。 (本報記者 劉雅文 攝)
各色“李鬼”層出不窮
眾所周知,假化肥對農業的危害性極大,直接牽涉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影響到一些正規化肥廠的正常生產經營。對此,有關部門每年都開展不同形式的打假活動,可往往是打假聲勢大時,假化肥便會“躲”一陣子,而風頭一過,又慢慢地“冒”了出來。假化肥一直打而不“死”,且開始出現新的變化,這讓不少正規化肥公司頭疼不已。中阿公司“撒可富”化肥便遭遇到了各種不同類型的“李鬼”。
李成偉律師是中阿公司的法律顧問,在與各種“李鬼”斗智斗勇多年后,斗爭經驗豐富的他將“李鬼”分成了兩種類型:一種是商標、包裝與中阿公司真“撒可富”一模一樣的假冒產品。這種假冒產品由于主要成分是硫酸鎂,根本沒有復合肥中的氮磷鉀含量,必然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目前已發現了30多個造假地。第二種就是傍名牌的假“撒可富”。這些產品或企業字號中含有“撒可富”字樣,如江蘇無錫撒可富化肥有限公司、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中國撒可富(阿拉伯)生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等等;或商標文字及圖形與中阿公司的真“撒可富”及其近似,如撒施富、一撒可富、撒可富國際、蘇北撒可富等等。
面對造假者的花樣百出,為了給農民送上放心肥,維護“撒可富”的品牌形象,多年來中阿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參與打假, 使得傍名牌者用含“撒可富”字樣的公司在大陸注冊以及在國家商標局注冊與“撒可富”近似商標的老辦法已經難以成功了。故此,傍名牌者也開動起了腦筋。
2012年3月在香港注冊的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在向香港知識產權署申請與中阿公司“撒可富”商標極其相似的“撒可富國際”商標的同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與中阿公司“撒可富”化肥包裝袋裝潢一樣的4個“撒可富國際”包裝袋外觀設計專利,并在2012年8月取得了《專利證書》。隨后,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授權內地企業大量生產、銷售“撒可富國際”牌化肥。
“李鬼”升級了,傳統打假方法失靈了。盡管有消費者、經銷商接連報案,但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的商標、專利都是合法注冊的,該如何查處?這讓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的山東、陜西等地工商局執法人員犯了難。
保障產品質量已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在中阿公司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本報記者 劉雅文 攝)
加強監管不可或缺
層出不窮的造假者讓中阿公司監察部的律師們既忙碌又無奈。李成偉告訴記者,現在化肥造假者越來越隱蔽,他們將化肥包裝袋、假化肥、灌包地點分散在多個地方,以躲避工商局和公安部門,導致制假的源頭很難被查找到。同時在一些地方,一些農資企業打著“直銷”的幌子,直接將假冒產品拉到村門口,明目張膽地兜售假冒和質量低劣的化肥。
“這也與當地監管不嚴密切相關。”孫國剛說。他認為,假貨猖獗的原因,首先是假貨背后長長的利益鏈,使造假售假者甘愿鋌而走險;其次是有些地方政府打假執法不嚴,集中行動過后便基本上“馬放南山”、不聞不問;再次就是現有的執法力度對制售假貨的責任人和企業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造成人身傷害的案件,一般都以罰代法,違法成本太低,使得問題肥照樣到了農民手里。
孫國剛告訴記者,當前化肥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自身已是困難諸多,尤其是終端網絡較多的企業,打假實在力不從心。如有的企業直銷處上千家,而且分布全國各地,由此而生出的售假點可能不計其數,企業要打假面臨極大的困難。對這些企業而言,打假確實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因此,地方政府應不斷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不給違法者制假販假的機會。
中阿公司的生產中控室。 (本報記者 劉雅文 攝)
打假還需“組合拳”
“打假不僅僅是為了‘自掃門前雪’,還是維護整個化肥行業的利益和聲譽,我們更不忍心看到農民被假肥坑害。”中阿公司監察部部長孫國剛告訴記者,正是在這樣的信念之下,中阿公司決定堅決對假冒者予以回擊。
打假之路總是異常艱辛。李成偉告訴記者,中阿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來,之前從未遇到過涉港商標侵權案件,對于如何啟動針對“撒可富國際”商標的反對注冊程序也沒有經驗可循。他們通過咨詢香港有關的律師行,得到的答復是:在香港提出反對商標注冊申請需要經過復雜的四個階段。由于程序復雜,每一階段都將單獨收費,即使不按小時收費、不聘請香港的大律師出庭,僅就代理提出反對商標注冊程序的第一、第二階段的律師費就高達數十萬元。對于利潤本來就不高的化肥企業來說,這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為節省經費,中阿公司決定自行辦理涉港商標案件。香港的《商標規則》121條4萬多字,《商標條例》296條7萬多字,中阿公司的企業律師團隊通過逐條研究和學習 ,終于在“撒可富國際”商標公告期的最后10天——2012年的9月26日,按照香港《商標規則》及《商標條例》的規定,向香港知識產權署提交了《反對書》及證據。經香港知識產權署審查,中阿公司提交的《反對書》及證據符合立案條件,予以立案。功夫不負有心人,時隔半年,2013年2月5日,香港知識產權署依香港法律裁定:支持中阿公司的反對請求,不予注冊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申請的“撒可富國際”商標。
初戰告捷,但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中阿公司成功運用《專利法》,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了宣告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4個外觀設計專利無效的程序。中阿公司律師根據《專利法》保護在先權利的規定,以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侵犯了中阿公司1992年注冊在先的撒可富商標權和2010年中阿公司申請在先的撒可富化肥包裝袋包裝裝潢專利為法律事實依據,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4份《宣告專利無效申請書》。國家知識產權局聽證審理后,支持了中阿公司的申請,于2013年7月下達《專利復審委員會決定書》,撤銷了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以上4個專利并宣告無效。至此,中阿公司通過連續撤銷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商標和專利的組合拳,使得地方執法人員有了執法依據。
無獨有偶,為了利益鋌而走險的大有人在。就在中阿公司成功在香港知識產權署撤銷“撒可富國際”商標后不久,2013年4月,中阿公司銷售人員又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地區的富??h,發現了又一香港企業——中國蘇北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在大陸委托制售的“蘇北撒可富國際”復合肥。
有了之前的法律基礎及成功案例,中阿公司以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在香港知識產權署被撤銷“撒可富國際”商標為法律事實依據,促使富??h工商局直接依法認定香港企業——中國蘇北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商標侵權,并在2013年5月下達了罰款21.36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涉案的40噸“蘇北撒可富國際”復合肥包裝袋在當地進行了焚毀處理。
由于“蘇北撒可富國際”化肥質量不合格,隨后中阿公司運用我國《刑法》關于制售假冒偽劣產品涉嫌犯罪的相關法律規定,向富??h公安局報案。富裕縣公安局立案后,目前已在江蘇省連云港地區抓捕制售“蘇北撒可富國際”化肥的犯罪嫌疑人4人。
這種曲線傍名牌的假冒方式,終于被中阿公司打出的法律組合拳一一化解。
過硬質量成就馳名商標
盡管花樣百出的假冒形式讓中阿公司監察部的律師們感到有些無奈,但李成偉告訴記者,這么多人費勁心思想要假冒“撒可富”,也從另一角度說明“撒可富”是個極具市場認可度的品牌。造假者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誰家的產品好賣,便會傍上誰。 據了解,“撒可富”是化肥行業第一個被行政和司法雙認定的馳名商標,而這個馳名商標最初還源于一場與假冒產品有關的案子。李成偉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知名商標如果沒有遭遇侵權案件,也不會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沒有假冒產品,也說明產品不“馳名”。
“我們所做的一切,包括出重拳整治仿冒偽劣行為,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保障‘撒可富’復合肥的質量,讓廣大農民用上放心肥、高效肥。而為此,我們已經努力了20多年。”中阿公司副總經理杜顯蘭告訴記者,1998年中阿公司成立了質量部,推行體系化質量管理,歷經了檢驗把關、過程控制、體系管理三個發展階段。公司從最初的成品檢驗把關開始,逐漸向過程控制發展,包括在生產線上的控制。當時,公司內部制定了一套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而且項目特別細致,連職工都抱怨增加了成本和操作難度。但就是這樣細致的標準,才成就了如今的中阿公司,成就了“馳名”的產品品牌。目前,中阿公司早已進入體系管理時代,即從源頭開始,從原材料進廠就開始嚴格把關,然后規范各種工藝的操作流程,再到嚴密監控包裝,再嚴格發運到農民手上,直到農化服務反饋回來,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
正因為這樣的嚴格要求,使得“撒可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杜顯蘭說,到2000年左右,中國復合肥市場已經是五花八門、魚龍混雜,競爭白熱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面對的是小作坊生產出的價格低廉的產品和進口化肥的雙重擠壓。但“撒可富”憑借穩定過硬的質量,保持了良好的銷路,在很多農民眼中甚至成為了復合肥的代名詞。
中阿公司作為化肥生產企業很早就進入了農化服務領域。1999年,中阿公司成立了農化服務中心,是我國最早成立農化服務中心的復合肥企業,也是最早建立基層實驗室為農民免費測土推薦的化肥企業。在農化工作已由介入銷售逐漸變為指導銷售的今天,中阿公司通過建立“撒可富”農化服務協作網,初步達到了利用農化服務整合資源,倡導科學施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積極作用。
一方面對制假售假者追蹤到底,一方面對質量服務嚴格把控。這樣的雙管齊下,使得“撒可富”系列復合肥多次被全國用戶委員會評選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2002年,中阿公司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單位稱號;2004年,“撒可富”品牌被世界品牌實驗室(WBL)評選為2004“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并因在國內化肥行業中排名首位而榮獲2004“中國品牌年度大獎”。
“還是忙點兒好,只要‘撒可富’的質量一直保持前列,品牌一直有影響力,造假者就不會銷聲匿跡,但我們會和他們斗爭到底”。采訪結束時,李成偉律師開玩笑說道。
就在記者即將發稿之際,中阿公司又傳來了好消息。9月30日,山東省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中國撒可富國際化肥有限公司立即停止授權和許可使用其企業名稱、“撒可富國際及圖”標識,停止使用“撒可富”文字宣傳的侵害原告中阿公司第580414號“撒可富及圖”商標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