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甲醇汽油已成為我國甲醇下游重要消費領域。圖為一家企業的甲醇生產裝置。(劉峰 攝)
上月底,環保部發布2013年第三季度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全國74個城市中有70個出現污染天氣。據分析,城市大氣污染是機動車、燃煤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機動車燃料污染排放為PM2.5的最大來源。因此,尋找可替代汽油的新能源,成為解決空氣污染的關鍵所在。
那么,具有節能環保特性,已在我國多個省份實現規模化生產應用的甲醇汽油,對緩解大氣污染的貢獻如何呢?“中國有句古詩叫做‘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雖是一首以天氣來隱喻男女愛情的詩歌,但用來形容我國甲醇汽油推廣現狀卻也是不偏不倚。”中國石化聯合會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降連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甲醇汽油目前被定義為替代能源,2012年初由工信部發文在山西、上海、陜西開展試點,但目前各地推廣情況卻冷熱不均。”
山西:市場推廣不均衡
山西是開展甲醇汽油及汽車研發推廣最早的省份,已形成甲醇生產、甲醇汽油生產、甲醇汽車制造和改裝、甲醇汽油調配等相關產業鏈,在全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記者就該省的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自‘九五’以來,由政府主導的山西甲醇汽油研發推廣工作排除了爭議不斷的外部干擾,始終堅持既定目標,始終堅持工程實踐,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驗證了甲醇汽油及汽車在中國可行可用、值得推廣。”此前曾任山西省燃料甲醇汽車領導組辦公室主任,兼任山西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幾乎全程參與了山西甲醇汽油和汽車的規劃與發展的降連保告訴記者。
據降連保介紹,山西甲醇汽油推廣有幾個亮點。
一是規模用量不斷放大。2012年,山西省甲醇汽油銷量達到80萬噸,占全國的兩成以上。從推廣至今,該省累計銷售M15甲醇汽油280萬噸,M85至M100高比例甲醇汽油30萬噸,加注車輛超過一億輛次。
二是改車比例越來越高。目前,山西省改車數量(即在用車甲醇化改造數量)超過13萬輛,其中單車行駛里程最長的超過40萬千米。
三是終端建設正在加快。該省甲醇汽油調配設施不斷升級,改造和新建調配中心16座。目前,該省低比例甲醇汽油加注站超過1200座,高比例(M85和M100)甲醇汽油加注站有39座。
據山西省新能源汽車辦公室主任石磊介紹,該省甲醇汽車的運行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加裝甲醇控制裝置,實現燃用高比例甲醇汽油;二是完成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工作,示范運營全甲醇汽車200臺。目前,該省運行的甲醇汽車主要是局部改造甲醇控制裝置,約2萬多臺,年消耗高比例甲醇汽油6萬多噸。
在甲醇汽油推廣過程中,山西涌現出許多典型企業,山西華頓實業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于1998年開發出M15高清潔甲醇汽油,于2002年開始在山西示范推廣甲醇汽油,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加注車輛累計過億輛次。公司銷售M15甲醇汽油的加注站從2001年的13座,發展到目前的1100多座;公司甲醇汽油調配中心從2001年的1座發展到目前的14座。目前,該公司M15甲醇汽油系列產品已銷往全國26個省市及以色列、巴基斯坦、朝鮮等國。此外,華頓公司還牽頭制定了5項甲醇汽油國家標準、2項能源行業標準、9項山西省甲醇汽油系列地方標準。該公司董事長孫茂華說:“我們在甲醇汽車示范運營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解決了運營中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為甲醇汽車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大面積示范應用提供了良好基礎。”
山西新源煤化燃料有限公司從“十五”起就致力于清潔能源汽車項目的研究和推廣,是山西省和太原市兩級政府批準成立的甲醇汽油調配中心和改裝M85、M100甲醇汽車的產業化推廣示范企業。據該公司董事長張發介紹,他們經過反復論證和比較,選擇利用自主研發的專有技術,全自動集成化在線調配M85甲醇汽油系列產品。目前,他們已在山西省內多地銷售甲醇汽油,同時他們的甲醇車改裝技術也已非常成熟,能適應各種車型。
豐喜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也是一家政府指定的清潔醇醚燃料供應和推廣企業,主要從事甲醇汽油的生產、銷售,擁有成套生產輸配設備、檢測設備和先進技術力量,自主研發了各種標號的甲醇汽油,年生產調配甲醇汽油10萬余噸。
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甲醇汽油較早,目前是山西省甲醇汽車改裝定點企業,其甲醇汽油與甲醇汽車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山西的甲醇汽車改裝市場早已培育起來,目前公司的重要業務就是承擔國家在山西省的試點。”該公司董事長朱自紅說。
但記者調查發現,并非所有企業都和上述幾家企業一樣順利。
從太原市出發一路向東南,不到3個小時車程,記者來到長治市唯一從事甲醇汽油推廣、研究、售后服務的專業公司——新能清潔燃料有限公司。據該公司董事長成建斌介紹,在這里占地3330平方米的范圍內,有9個存儲罐,儲存能力為1460立方米(共1168噸),已形成倉儲、調配、配送、銷售為一體的成套網絡。讓記者驚訝的是,偌大一個先進的甲醇汽油企業現場卻沒有幾輛車,用門可羅雀形容一點兒不過分。為什么同樣是在甲醇汽油推廣試點的山西,同樣是擁有先進甲醇設施的企業,差距這么大呢?成建斌說,雖然他們也做了許多努力,也擁有自己的甲醇汽油專利技術,但對于甲醇汽油產業來說,當前環境影響因素較多,如標準體系尚未完善,產業鏈互動不暢,銷售網絡搭建困難,進入不了成品油主營銷售渠道。目前,他們正在積極尋求有識之士前來合作,共同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專家,他們坦言,在山西確實有這類企業存在。而該省甲醇汽油市場推廣出現不均衡現象,是政府相關部門行政職能的履行與甲醇汽油市場發展的需要脫節所致。專家分析,較之高企的油價,售價不到其一半的甲醇汽油經濟性不言而喻,市場需求高漲。許多個人或企業看到有利可圖,就開始自行仿制甲醇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將其廉價銷售并自行設點加注燃料。這種單純模仿而無成熟技術匹配的甲醇汽車改裝產品,因缺少配套技術管理和后續服務,使得本就存有爭議的甲醇汽車遭遇市場惡聲,更致使一些正規甲醇汽油企業陷入困頓,繼而嚴重制約甲醇汽油的推廣和產業化發展。
位于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煤化工研發基地的華頓大廈——這是全國首個醇醚燃料研發檢測中心。 (王樂意 攝)
全國:總量規模都不大
如果說山西甲醇汽油推廣存在不均衡的情況,那么在全國范圍內,甲醇汽油市場化推廣進程如何?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業委員會權威人士透露,專委會最近編制完成了一份《關于發展我國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產業的建議》,認為我國甲醇汽油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技術成熟可靠,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標準規范,積累了全面的運行管理經驗,呈現五大特點。
第一,甲醇汽油成為甲醇下游重要消費領域。2012年,我國甲醇燃料共消耗甲醇400萬噸,占我國甲醇表觀消費量超過11%,成為甲醇下游市場重要消費領域。不過,從燃料消耗規模和用量衡量,總量及均量規模還不大。
第二,推廣范圍不斷擴大,入行企業不斷增加。目前全國已有26個省份不同程度地進入這一領域,其中省級政府組織實施的已有5個,新增的甘肅省一開始就從高比例改車起步。
第三,基地建設高起點起步,已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已建成或在建的10萬噸以上規模的甲醇汽油調配基地有46個,總調配能力超過1100萬噸。
第四,標準化建設進入標準項目密集編制的高峰期。目前,我國已編制實施或正在編制的三個層面的標準約47個,編制難度最大的《甲醇汽油添加劑》已完成工作量最大的時效性試驗檢測;編制時間最長的《車用甲醇汽油(M15)》經過千錘百煉,進入后期程序;雙向作用最大的《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檢測方法》剛剛完成評審;相關地方標準開始進入了第一輪修訂期。
第五,6個型號的甲醇汽車被列入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8家汽車企業開展醇醚燃料發動機及整車的研發生產。
具體從省份看,“十一五”期間,陜西、浙江、甘肅、貴州等省政府都相繼組織開展了甲醇汽油試點推廣工作。
陜西省2010年開始組織甲醇汽油推廣試點工作,目前已建成設施先進、自動化程度高、規模較大的甲醇汽油調配中心11個,年調配能力300萬噸。從2010年起,M15、M25甲醇汽油在西安市、寶雞市、漢中市等地進行大范圍市場推廣,效果良好。浙江省從2011年開始在湖州、嘉興、杭州等6城市開始甲醇汽油試點,2013年在杭州、臨安等地進行M15深化試點。甘肅省工信委10月初發布《關于做好甲醇汽油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著力推廣甲醇汽油應用。貴州省成立醇醚燃料試點推廣領導小組,目前已建成甲醇汽油調配中心3座,已投入使用的甲醇汽油加注站有20余座,在貴陽、六盤水等地試點銷售甲醇汽油。貴州省公交公司已投放700輛公交車與出租車,進行高比例M85和M100甲醇汽油的試點。
“盡管國內甲醇汽油和汽車已研發多年,應用推廣區域不斷擴大,但省級政府組織實施的地區只有5個。從整體上看,甲醇汽油具備規模、形成產業化的不多。比如上海,僅有部分出租車試點,未見大的推廣行動。目前,國內真正進入全面推廣階段的省份也只有山西、陜西。”降連保表示。
據業內專家介紹,目前車用甲醇汽油在全國市場的推廣進展并不快。一方面,甲醇汽油被定義為替代能源而不是新能源,政府對其的推廣態度有點模糊。在甲醇汽油標準方面,國家目前只頒布了《車用燃料甲醇》、《車用甲醇汽油(M85)》兩個,而《車用甲醇汽油(M15)》以及產品研發、調配、經營、裝卸、試點、示范等各環節的標準都遲遲沒有出臺,嚴重影響到甲醇汽油的推廣速度。另一方面,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市場化推廣應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產品鏈和供應鏈脫節,終端不通則用量受阻。當前,甲醇生產企業、甲醇汽油銷售企業、油品銷售加注企業還未能形成有效的聯動運作,但是徹底放開又與石化系統有明顯利益沖突,這也是阻礙甲醇汽油發展的最大阻力。可以預見,甲醇汽油距離在市場上全面推廣和商業化運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建議:國家大力來推動
總體而言,我國甲醇汽油產業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應用規模和甲醇汽車生產規模還不夠大,推廣區域還不夠廣,產業總體規模還很小,遠不能滿足交通石油替代能源的發展需求。為此,醇醚專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四方面建議。
一是將包括甲醇汽油在內的醇醚燃料納入國家替代能源發展戰略體系。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將發展煤基醇醚燃料納入中國能源發展的長遠規劃和替代能源發展戰略體系中,確保醇醚燃料的發展有計劃、有部署,扎實推進。
二是研究制定支持產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政策。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支持醇醚產業的發展政策,明確提出產業定位、發展規劃、總體要求、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甲醇汽油及汽車市場準入和監管辦法,加快醇醚產業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甲醇汽油定價機制和財稅優惠政策等,推動產業科學、健康、有序發展。專委會建議:盡快批準頒布《車用甲醇汽油(M15)》國家標準;將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相關技術研發列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給予經費支持;對低比例甲醇汽油消費稅減半征收,高比例甲醇汽油暫緩征收,對購買醇醚汽車減免車輛購置稅并給予一定財政補貼;對具有一定規模、管理規范的甲醇汽油生產企業給予成品油經營資質,在規劃許可的條件下,批準建設加注終端。
三是加快推進甲醇汽油進入銷售主渠道。國家應從保障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全力支持成品油企業以其銷售渠道、加注終端為基礎,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甲醇汽油產品,實現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產業化、規模化應用,實現“十二五”及到2020年的醇醚產業發展目標。
四是在部分省域開展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產業化示范推廣。
降連保指出,對于能源戰略這樣一件大事,僅有民間的積極性是不夠的,需要國家大力推動。近年來,國家在標準、法規、示范及市場準入等方面正在逐步跟上迅速發展的形勢,并對醇醚燃料推廣給予了支持。從2012年初至今,我國先后有《關于開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內燃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2個國家政策文件出臺,以及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相關國家標準頒布。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甲醇能源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將迎來一個黃金時期。
正是有了這種還算美好的預期,或許我們才可以在描述當前甲醇汽油市場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后,順理成章地接上一句“道是無晴卻有晴”。
當前,甲醇汽油市場推廣出現不均衡現象。圖為一家生意火爆的甲醇汽油加注站,一家門可羅雀的加注站。(王樂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