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的一些交通主干道上,開始零星出現帶有獨特海洋石油標識的加油站。而不久之后,在中國更南方的城市里,有同樣標識的加油站的規模將更加壯大。
記者昨天從數家廣東民營石油商處獲悉,旗下加油站正待價而沽,如無意外,超過150家加油站的最終“大買家”將是中國頭號海洋石油商中海油。
中海油方面昨天也向記者證實,收購廣東加油站的事宜正在商議之中。
在如愿拿下兩張成品油批發牌照后,海洋石油大鱷已經等來“上岸”機會,中國的第三大石油商中海油開始了它的完美蛻變。
● 獨獲兩張批發牌照
在商務部5月下旬公布的8家新獲得成品油批發資格的企業中,中海油麾下的中海石油煉化、中海石油煉化銷售分公司名列其中。“獨中兩元”的中海油6月1日欣喜地向外界宣布:“自此,中海油進入了成品油終端領域。”
實際上,涉足成品油市場對于中海油而言意義非凡,這意味著像“大哥”中石油和中石化一樣,它已順利打通上下游一體發展通道,成為中國成品油市場的新加盟者。而此前,一直是兩大國有石油巨頭獨霸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
● 欲在廣東獲得300座加油站
據記者了解,在獲得上海最大的民營石油集團——上海星城石油的20家加油站之后,中海油在上海已經擁有27座加油站。而目前,中海油正在加緊洽購約200家廣東民營加油站,其中150至160家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而中海油的初步計劃是,要在廣東獲得300家加油站。
中海油于2005年成立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煉化,而后,中海石油煉化成立銷售分公司,而銷售分公司的主要使命就是在南方城市收購加油站。更加縝密的計劃早在運行之中,中海油正在建設位于廣東惠州的煉油基地,該基地原油加工能力達1200萬噸/年,預計明年建成投產。
而事實上,目前正是中海油收編民營加油站的好時機。2007年中國成品油和原油市場的大門正式對民營與外資企業打開后,國內石油商面臨更加嚴峻的優勝劣汰局勢。據業內估計,約有九成民營石油企業有“出局”的危險,它們求生的途徑或是接受國有石油巨頭的收編,或是歸于跨國石油巨頭如殼牌、BP、埃克森-美孚門下。
相關新聞
中海油股價
連續3天創新高
境外上市的中海油近期股價漲勢極為強勁,已連續三日創下新高。昨天午后,中海油(0883.HK)股價突破8港元,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最高價一度達8.12港元。事實上,一周之內,其股價已從7.04港元彈升了14%以上。
花旗昨天發表研究報告稱,仍將中海油列為石化行業上市公司中的首選,目標價由原來的8.03港元調高12%到9港元,評級維持“買入”。花旗同時上調該股美國預托憑證目標價至115美元,相當于港股目標價約8.978港元。
中海油正在籌劃回歸A股上市,但尚未有時間表,而且尚待內地有關法規出現“技術性”突破。而其麾下的H股公司中海油服的回歸計劃已經展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