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世界各國正空前關注石油并在這一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中國正在贏得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的稱號。目前中國已經同沙特和伊朗簽署了08年大量增加石油進口的協議。經濟專家指出,對石油空前的關注源于對石油供應不足的持續擔憂,這已經導致2007年石油價格急速上揚,不斷打破歷史價位。
中國在1993年首次成為石油凈進口國,1996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2004年的原油進口更突破億噸大關。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而其中石油的消費量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趨勢。此前,一項關于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報告曾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供需缺口將達2.5億,石油消費量將達4.5億至6.1億,而中國國內可供量卻只有1.8億噸至2億噸,缺口達2.5億至4.3億噸。專家甚至預言,由于中國石油產量不可能大幅增長,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幾乎要全部依靠進口,到2020年前后,石油進口量有可能超過3億噸,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油品進口國。
目前,中國的石油供給來源,除不斷在國內開采石油外,還通過各種方式從國際市場尋找供貨渠道,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鄰國開展了石油能源合作項目,并且積極與中東產油國發生貿易關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與世界石油出口第四大國--伊朗在石油領域展開積極合作,并投入了大筆資金。中國最大的煉油供應商“中國石化”在12月初宣布,該公司與伊朗已達成一項協議,中石化將投資約20億美元,開發原油儲量約為320億桶的伊朗亞達瓦蘭(Yadavaran)大油田。
消息人士稱,中國可能還將增加從伊朗的石油現貨購買,以滿足新建煉油設施的原料需求。伊朗已成為繼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的中國第三大原油提供方。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對非洲石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紛紛將資金投入到安哥拉、蘇丹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的石油項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