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勝利油田鉆井院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捷聯式自動垂直鉆井系統在宣頁1井現場工程化試驗獲得成功。這是自動垂直鉆井系統在繼勝利坨181井、川東北分2井、寧深1井后的又一口試驗井。有關專家稱,本次試驗成功再次驗證了捷聯式自動垂直鉆井系統在高陡構造、大傾角地層防斜打快的巨大優勢,為該系統的工程化應用奠定了基礎,也標志著這一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復雜鉆井技術日漸成熟。
宣頁1井位于安徽寧國市中溪鎮,設計垂深2570米,主要目的是評價宣城地區頁巖氣資源潛力,是中石化頁巖氣勘探的第一口探井,也是華東石油局在安徽省下揚子盆地江南隆起北部傾沒端梅林向斜東南翼區塊的第一口探井。
宣頁1井5月19日二開鉆進,二開地層傾角為45度左右,在運用該技術前,采用常規打法,遇到了種種難題,沒有達到預期鉆探效果。后來華東石油局有關專家決定使用勝利鉆井院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捷聯式自動垂直鉆井系統工程樣機進行作業,全試驗井段井斜問題迎刃而解。垂鉆工具從806.3米下入,于1017.18米取出,進尺210.88米,工具在井下工作103小時,累計純鉆64小時,機械鉆速高達每小時3.3米,與沒有使用垂鉆工具相比,機械鉆速提高213%。井斜從測深791.75米處的2.86度下降到測深997.39米處的1.2度,其中最小井斜為968.56米處1.09度。
據了解,“自動垂直鉆井系統研制”作為國家863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課題,2005年6月正式簽署任務合同書,委托勝利油田鉆井院牽頭,聯合北京普利門公司和中國石油大學共同研發該項目。
在項目實施中,勝利鉆井院采取產、學、研為一體的聯合協作方式,充分發揮集石油工程、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技術等多種學科為一體的整體技術優勢,組建國內一流的自動垂直鉆井系統的研發團隊,確保課題高效有序運行。在國內現有的油氣井工程發展的技術水平上,依托現場工程實際,開展系統總體方案設計、垂鉆系統井下閉環控制技術的研究、防斜執行機構設計、旋轉密封和液壓平衡系統技術研究,在國內首次提出捷聯式穩定平臺的技術方案,并為此付出了長達五年的努力。
經過五年的研究攻關,《自動垂直鉆井系統》項目先后進行了上百次的設計更改、幾十次的關鍵單元室內模擬試驗,研制開發4套自動垂直鉆井井下工具系統樣機,開展5輪30多次的地面測試和4口井的現場試驗,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