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緊抓國內乙烯產品市場需求強勁的時機,準確研判形勢,科學組織生產,今年上半年,乙烯產量超計劃進度1.72萬噸,化工商品總量超計劃進度1.4萬噸,原料保供能力持續提升。
按照“宜油則油、宜化則化”原則,大慶石化靈活調整生產負荷,進一步優化化工輕油結構,使煉化一體化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根據集團公司統籌安排,大慶石化抓好成品油向化工原料的轉移,降低催化、重整等裝置加工負荷,最大限度減少調入汽油量;按石腦油產量最大化方案組織柴油加氫精制等裝置運行,在滿足柴油質量指標的情況下,將柴油組分盡最大可能轉化為裂解原料。5月份,大慶石化首次將重油催化裝置生產的汽油經轉化處理增產石腦油,同時根據煤油出廠效益與化工原料對比,利用煤油組分增產石腦油,提高自產原料比例。
提高裝置受控和運行管理水平。大慶石化全面系統做好物料平衡和負荷調控,優化匹配三套裂解裝置負荷和原料結構,努力提高乙烯、丙烯、丁二烯等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和收率。根據市場走勢和成本效益分析,統籌安排煉油、化工區生產運行,提前做好化工原料、氫氣物料平衡等工作落實,為裝置平穩運行創造條件。
乙烯產能的提升延伸了“化尾”產業鏈,整體提高了下游裝置負荷。上半年,大慶石化增產2420D、DGDB6097、SAN355D等新產品,完成全年考核指標的50.73%,保證了裝置高負荷運轉和整體效益最優。
優化產銷銜接,控本增效。大慶石化積極與各區域銷售公司溝通,及時掌握下游需求,采取靈活的銷售策略,實現產品資源合理配置。銷售儲運公司全力推進腈綸火車運輸工作,運往華東市場的腈綸產品全部實現火車運輸。按計劃完成5000S、6097、QL505P、2420D等合成樹脂牌號生產,經與煉化板塊溝通,組織增產DMDB4506等高效產品,通過牌號優化實現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