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發布分析報告認為,進入2006年以來,我國化工行業在產銷、價格、進出口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狀態。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為2199億元,同比增長28.2%,增幅回落9.1個百分點,全行業上半年實現的利潤占全部工業利潤的28%。但是,居安也需思危,在目前一片"大好"的形勢,也要警惕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產能過剩的現象,必須引導化工行業往精細化、效益化方向發展。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6.3%,比全國平均高出6個百分點,出現進一步加快的趨勢。其中產品供求基本平衡的橡膠制品業、農藥制造業、肥料制造業和合纖制造業投資增長很快,分別達到66.5%、48.1%、45.9%和171.1%。兩堿、電石、農藥、尿素、涂料、染料等產品已出現過剩的苗頭,并且趨勢仍在蔓延。預計,下半年,石油和化工產品產量將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但下游需求無法同步增加,產品銷售情況可能較2005年下降。由于能源、原材料、運輸等各項成本價格均上升,全行業成本將比2005年有較大的增加,化工產品的價格走勢不太樂觀。在成本上升、價格下滑兩頭擠壓下,承受能力比較弱的部分中小企業會趨于虧損,行業效益有下滑的危險。在目前行業投資過快、產能出現過剩的局面下,國家將著力推動整個石化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對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資力度,對規模偏小、工藝技術落后、環保不達標的項目將面臨出局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