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著春天的腳步,中國邁進兩會時間,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今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立于新的時代方位和歷史坐標上,今年兩會意義非凡,百萬石油員工高度關注。
3月5日,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的干部員工通過電視和手機網絡,收聽收看了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聆聽政府工作報告。3月6日,渤海鉆探鉆井技服公司志愿者來到黃驊市下堡鎮附近的歧古8井,將兩會動態分類整理、打印成冊,及時送到網絡不暢的駐井員工身邊。
連日來,從大漠腹地到東海之濱,從莽莽高原到渤海灣畔,從國內到海外,從機關到基層,奮戰在油氣田、煉廠、銷售、工程建設、工程技術等領域的百萬石油員工以各種方式收聽收看兩會盛況。廣大青年員工選擇通過微博、微信、APP客戶端等新媒體密切關注和交流兩會動態,學習領會兩會精神。中國石油報官微推出的“油眼看兩會”滾動實時播報,短短3天時間訪問量突破40萬次。
盼兩會,迎兩會,議兩會,“國企改革”“清潔能源”“技術創新”“一帶一路”等成為廣大石油干部員工的熱詞。
高質量發展更是成為大家熱議的“霸屏”詞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正在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石化合成橡膠廠丁腈橡膠一車間副主任鄭彩琴認為,高質量發展包括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高質量,也包括安全環保的高質量。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一系列政策安排和部署為我們清晰繪就了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
政府工作報告97次提到“改革”。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這份通篇貫穿改革精神的報告令人振奮。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廣大干部員工表示,對于能源央企來說,唯有深化改革不停步,不斷釋放政策紅利,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深化改革增強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報告中提到要繼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國有企業要通過改革創新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吉林油田和遼河油田作為中國石油實施擴大經營自主權試點改革的單位,通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實現企業穩健發展。吉林油田干部員工表示,通過實施完全項目管理模式、打造低成本發展試驗田、規模承包經營等有力探索,油田發展矛盾和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新一輪改革推進,必將進一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發展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大慶油田、大港油田許多基層員工十分關注兩會的改革消息,紛紛表示希望加快適應企業轉型,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從轉型發展中獲得更多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推動高質量發展,意味著更加注重效益發展,更加注重品質發展。渤海鉆探第三鉆井公司長慶項目部技術辦主任倪小偉深有體會。質量和效益是鉆井工作的主線,如何打好井、打快井是關鍵。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強化技術管理,嚴控事故復雜問題發生,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穩油增氣,高質量發展,為公司創造更多效益。
過去五年,“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廣泛融入各行各業。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中國石油以“互聯網+”踐行創新發展戰略,與騰訊、阿里巴巴、華為等互聯網企業合作,挖掘全產業鏈“乘數效應”。西南管道的王勇暢想,要搭上互聯網這個高速列車,探索走出“互聯網+石油+服務+生活”的多元化、貼近群眾日常所需的便捷綠色能源道路。東方物探勞動模范、哈薩克斯坦項目部副經理薛劍輝認為,過去五年,中國在科技進步、高端裝備制造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作為東方物探人,要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高新技術應用力度,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地球物理技術服務公司做出貢獻。長慶油田采油二廠數字化與科技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紹平介紹說,在學習借鑒國內外智能油田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目前長慶油田提出了“智能油田”的設想。他希望了解相關政策,進一步明確學習方向,不斷增強自身業務素質,在新時代成為一名更優秀的石油人。
高質量發展不僅意味著高質量的經濟結構,還包括高質量的生態環保。繼十九大報告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多年來,中國石油一直致力于做清潔能源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和率先垂范者,綠色發展成為風向標。前不久,國家環保部還專門給集團公司發來感謝信,對中國石油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做出的積極貢獻表示感謝。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隊長趙明濤說:“作為石油產業工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綠色文明施工,踐行社會責任,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管道公司鐵嶺輸油站是八三管道建設的發源地,也是東北管網最大的中間樞紐站,建站48年來,累計為國家輸送原油14億噸。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鐵嶺輸油站黨支部書記蔡敏高度關注如何加快清潔能源建設,實現油氣管道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勘探開發研究院蔡德超在學習兩會精神中感觸頗深,天然氣的廣泛使用將對我們生存環境改善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他表示,作為一名石油科研工作者,應勤奮工作,為建設美麗中國增添“底氣”。
全國人大代表鄭彩琴認為,未來發展一定是清潔綠色的發展,對于煉化企業來說,如何盡快扭轉理念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些年,她所在的蘭州石化環保投資超過50億元,短期內看好像是投資大于受益,但其實這關乎企業可持續發展,以及未來如何在高質量煉化陣容中搶占一席之地。渤海鉆探蘇里格項目的王松清和同事們為了跟上清潔生產變革的腳步,在沙漠地區建造了井控污水收集池,堅持廢鐵屑統一回收等。他們認為,要從小事做起,為國家加快清潔能源發展貢獻力量,這也是新時代石油人的責任與擔當。
在中國石油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豐碩成果的今天,兩會也同樣牽動著海外石油人的心。工程建設公司拉美公司總經理、首屆感動石油人物吳文峰學習政府工作報告后的一個感受就是“很提勁,很給力”。他相信,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舉措,對于“走出去”將帶來更多的促進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國際大通道建設,深化沿線大通關合作,擴大國際產能合作。中油國際管道公司中哈原油管道項目財務部經理李志強和同事聽后備受鼓舞,認為這些要求為今后的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戰略方向。
大會報告樸實的話語直抵人心,扎實有力的舉措激蕩著每一名石油人。兩會上提出2018年要繼續加大精準扶貧力度。青海銷售公司在服務當地經濟建設、幫助牧民群眾走出貧困的工作中,將中國石油的良好形象深深印在藏族同胞的心中。作為青海銷售公司的一名扶貧代表,玉樹分公司西杭加油站經理“春花”才仁吉藏表示:“精準扶貧工作是黨交給我的任務,要繼續做好、認真完成。同時,要認真履行好黨代表的職責,扎實開展社會調研,深入研究扶貧措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號召更多的人,伸出援手幫助牧民群眾脫貧致富。”
聚焦企業快發展,聚焦美好新生活,在關注石油行業改革發展的同時,廣大石油人也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惠”聚民心的政策措施點贊。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石油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斷增強。
為全方位保障兩會期間油氣供應,石油員工在熱切關注兩會的同時,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中國石油在京單位對兩會油氣保供工作進行部署,加強油氣質量檢查,積極組織油氣資源,加強對油氣重點設施的檢查維護,為兩會順利召開保駕護航。
從春天出發,中國石油百萬員工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奮發努力,共同書寫新時代的發展新答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