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產利好下,原油終于迎來“開門紅”。北京時間3日凌晨,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創兩周新高,逾2%的漲幅雖然不算大,但已稍現回暖曙光。與此對應的是,2018年12月,OPEC的減產力度創兩年來新高。不過,鑒于市場仍擔憂產量上升與全球經濟增長的疲軟,再加上2018年跌跌不休的“前科”,依然難以預測2019年的油價將走向何方。
反彈是全球油價的新氣象。截至1月2日收盤時,數據顯示,紐約商品交易所2019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3美元,收于每桶46.54美元,漲幅為2.49%。2019年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1美元,收于每桶54.91美元,漲幅為2.06%。
支撐油價反彈的是主要產油國的減產數據。彭博社發布的油輪追蹤數據顯示,2018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石油總產出下降53萬桶/日,至3260萬桶/日,創2017年1月以來的最大降幅。其中,沙特帶頭減產42萬桶/日。
這一新年禮物令市場感到振奮。《華爾街日報》認為,OPEC最新的供應數據,幫助能源市場情緒從擔心全球需求不振,轉變到關注新一輪供應削減。沙特帶頭減產,令市場不再懷疑OPEC的減產決心。
“通常在新的季度或新的一年開始時,會有新資金進入市場。我認為這也是昨日上漲的一部分原因。”除了迫不及待的減產,能源對沖基金Again Capital的創始合伙人基爾杜夫也將新年納入提振原油的原因之一。
不過,供需不平衡依舊橫亙在油價進一步回調的路上。盡管OPEC+將從今年1月起減產120萬桶/日,但與此對應的是美國和俄羅斯石油產量的大幅增加。俄羅斯能源部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在2018年達到1116萬桶/日,這一數字創下198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據最新報告,美國原油日產量在2018年12月底再度達到創紀錄的1170萬桶。
“沙特正試圖設法令美國原油庫存下降,以創造出一種全球原油供應緊張的局面。” 基爾杜夫表示。迫切的產油國們已經被低價逼到了邊緣。以加拿大為例,幾個產油省份在15天內損失超過360億元,加拿大主要產油省份阿爾伯塔聲稱,為了應對“歷史低價”,2019年1月決定將原油產量削減8.7%,平均每天減少約32.5萬桶。
面對著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和產量的不確定性,對于新一年的油價走勢,市場依然憂心忡忡。
摩根大通亞太石油與天然氣部門主管Scott Darling表示,“如果OPEC及其盟國的每日減產量未及120萬桶,或僅上半年實施減產,下半年不實施,油價將難以上漲,2019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大約是55美元”。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