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董事一錘定音
鮮為人知的是:索尼公司這次換帥,并非公司內董事主導,而是由公司外獨立董事們決定的。董事會在審查2004年財政年度業績時,預計將于本月底結束的2004財政年度,公司電子部門將有較大的赤字。公司外董事們提出,索尼公司的經理班子必須徹底更換,從而建立新的經營體制。在日本各大公司經營歷史上,由公司外董事決定更換經營者,這是第一次。
換帥之后的索尼,由斯丁格先生在美國指揮整個公司的經營,并側重主管公司的“軟部門”。而中缽先生在日本總部側重主管索尼公司立命之本的硬件——電子部門的運營和經營。
索尼公司這次換帥,其主要依據是2003年日本政府提出的商業改進案。由日本官方主導,日本公司紛紛仿效美國公司的經營,設立幾個專業委員會,對公司經營進行監督和指導。代替監察董事,各公司設立“指名”、“報酬”和“監查”三個委員會,監督公司的經營和人事任命。在三個委員會中,公司外董事須超過一半,以此來提高公司經營的透明度。公司的日常業務由執行董事進行經營。而董事會則主要起監督作用。此次將索尼公司的經營班子更換,就是由公司外董事為主,審查公司業績后做出的決定。除索尼公司外,日本還有日立、東芝、奧林克斯等近100家公司引入這種制度。索尼公司的8名公司外董事,為來自日產汽車、三井助友、富士、JFE鋼鐵等公司和UFJ綜合研究所的總裁和研究所所長等人員。
換帥內幕
索尼換帥中的最大關注點,是原來繼任總裁呼聲最高的久多良木健副總經理在內的共7名現任董事的一齊離任。
索尼公司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拿不出壟斷市場的熱門產品和從2003年3月起,公司股價下跌了70%。面對這一困境,公司內部要追究領導班子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種局面下,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邁入2005年后,出井和安藤兩位領導就開始考慮換帥的問題。此時來自公司外的獨立董事們也發出了“靠目前體制,公司業績能夠恢復嗎?”的質疑。在公司領導班子中開始傳出“公司領導交接的時刻已經到來”的風聲。
對于公司總經理的人選,有兩種意見。一是出類拔萃型的久多良木健副總,另一是調整型的中缽良治副總。這時,公司外的獨立董事們的意見一錘定音。他們不希望公司出現經營空白。2月底,他們一致贊成目前宣布的換帥方案。
廣泛好評
對于索尼公司這次啟用外國人作為總裁和集團CEO,獲得了各方廣泛好評。美國《紐約時報》認為,“索尼公司由歐美人掛帥,是日本企業最大膽的行動。”“可以把這一事件看成是繼續走創業者盛田昭夫所鋪就的道路。”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奧田碩先生稱,“如果考慮今后的日本,這當然是不奇怪的事了。”奧田碩先生是豐田汽車公司的總經理。
日本官方對此也給予積極評價。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先生認為,日本企業隨著國際化,外國董事將會越來越多。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評論出井總裁離任這件事時講,在這五年里,作為日本信息技術戰略會議的成員,出井先生為使日本成為世界上信息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出了很多力。非常感謝他。
綜上所述,索尼此次換帥獲得了美國、日本兩國的官方、財經界和主要媒體的廣泛好評。應該說此次換帥是索尼公司在日本卒先引入歐美經營方式的一個必然結果。這并不是象某些網站為吸引讀者眼球,而聲稱的是出井伸之的所謂“自作自受”。恰恰相反,這反映了索尼公司獨立特行的經營風格。從創業人井深大等人開始,在保守風氣盛行的日本,索尼公司注重創新開發和博采眾長而廣受贊譽。索尼公司在晶體管問世后不久就在世界上領先開發出晶體管式收音機和電視機。